说到宋江,大家都会想到什么?
梁山招安后,征战北辽,打田虎,灭王庆。108位英雄必须完全结束,但在方腊战役中,只有27名领导受了重伤。战争意味着伤亡是正确的,但宋江指挥的错误无处不在。例如,有一个重要的战略资源人物是一个重大的错误。
凌振是双鞭呼延灼攻打梁山的重要力量。梁山依靠水泊天然屏障,凌振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然而,他制造的各种类型的火炮有七八公里的射程,不容低估。不幸的是,排名52位的凌振在宋江心目中的位置,连地煞末尾的段景都不如。凌振的轰天雷在攻打大名府、抵抗高球、征大辽、田虎时,只起到信号和虚张声势的作用,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杀伤作用。攻打王庆,凌振的火炮炸死了凶猛的袁朗。在攻击方腊时,凌振发威,用轰天炮击败武松,斩断武松手臂的骁将包道B炸死。
[img]293007[/img]
可以看出,凌振的作用比被称为世界第一枪棒的卢俊义更大。不幸的是,梁山的实力战将被宋江束之高阁。在上梁山之前,宋江和凌振没有交集。宋江一直在压制凌振,这可以说是梁山众多疑虑群体之一。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到了宋代,热兵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水浒传》中,施耐安先生说凌振是世界上第一个炮手。他制造的轰天雷射程达到15华里,是远攻的利器。凌振用自己的力量摧毁袁朗和包道B是最好的证明。
想象一下,如果宋江当时没有派张顺去涌金门,而是直接让凌振架起火炮,一场狂轰滥炸,那么小涌金门就不会成为浪中白条的埋葬场所。如果方腊被征服,宋江将采取抛炮火、远程压制弓箭的方法,然后军队将面临压力。即使方腊勇敢善战,他也不会损害59位凉山领袖。
宋江宁愿看着所有兄弟一个个战死,也不愿用凌振的轰天雷,我觉得有三个原因:
首先,宋江根本没有意识到凌振的价值。
中国古代发明火药最广泛的用途是制造炮兵来听。与西方人不同,他们在获得火药配方后开发了热武器。对宋江来说,根深蒂固的文化理念认为火炮是一场“大炮战”。点击响亮的信号和强大的力量是可以的。杀死敌人取决于武术。
[img]293008[/img]
二是宋江的眼见为实,更轻视轰天炮的价值。
当时,呼延灼让凌振放火炮攻打凉山,只打了三枪,两枪落在水里,一枪只打到水泊岸边,雷声大雨点小,没有给凉山兵马造成任何损失。因此,凌振落草凉山后参加了为数不多的几场战斗,只是打了几枪,听了一声,作为信号,或者乱炸,扰乱了敌人的军心。甚至让“炮兵司令”凌振离开枪位,拿起刀枪冲锋陷阵。
第三,宋江没想到梁山整体投降后会被朝廷枪使。
宋江自始至终都在想忠君报国,上梁山是不得已。当了梁山的头领,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就是努力洗清贼寇罪名,报效朝廷。所以他没想到在梁山大力发展火器,大面积杀害朝廷兵马。因此,凌振的安排非常随意。梁山排座后,连宴会接待都考虑得很好,就是不想设立“火器营”等专门机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凌振的作用。因此,梁山兵马在两军对峙中拥有的各种火炮成品非常有限。
看来宋江和凌振根本没有怨恨。宋江鄙视凌振不是坏事,而是认识不到位。征服方腊损兵折将时,宋江的表现只是心痛如刀割。没想到还有一个凌振。即使他认为凌振的火炮可以杀死老虎和B,他也可以杀死方腊。然而,在短兵相遇的时候,说什么都来不及了,只能暗自后悔。
[img]293009[/img]
宋江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而不是万能的神。思想上的空缺导致了决策上的错误。结果梁山英雄被奸夫枪杀,用完后被劈柴烧死。
宋江和凌振有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多大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