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汉寿亭侯的事,
古人常把忠义挂在嘴边,所以对忠诚的人往往是赞不绝口的。像关羽这样的人堪称赞。义绝是的,被追捧甚至神化。然而,关羽受到罗贯中的赞扬和尊重关帝以前,他实际上有另一个可以解释他的东西义汉寿亭侯的身份。
[img]290762[/img]
古人很早就形成了贤臣不仕二主一般来说,这个概念非常抗拒降将。
但关羽成了一个例外。他投降的目的之一是保护他的兄弟。投降后,他真诚地为曹操工作,赢得了曹操的信任。当他投降时,他明确表示他是在为汉天子工作的。虽然关羽在中途成为了一名将军,但他仍然是一名忠诚、正义和善良的将军。
[img]290763[/img]
在关羽为曹操效力期间,关羽杀死了袁绍的将军颜亮,解除了曹操的围攻。后来,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奖励了关羽汉寿亭侯爵位。而这个当降将时获得的爵位,后来也得到了关羽甚至刘备的重视。
首先,解决一些关于这个头衔本身的问题。此前,关羽获得的头衔一直存在汉寿亭侯和寿亭侯两种说法。参考最早记录这个爵位的三国志,这个爵位应该是汉寿亭侯。寿亭侯一说,应该是后人误传。
[img]290764[/img]
关于汉寿亭侯《周礼》载了对这个爵位的解读:五家为邻,四邻为内。而汉代又是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侯其实是汉代有食邑的侯爵中最低的一级。
如此,汉寿应该是地名,指关羽的食城。汉寿在哪里还有争议。说汉寿在四川,应该在四川省广元市。说汉寿就是西汉索县,也就是说,在今天的湖南省常德市东北。如果再参考关羽获封的时间,后一句话更有说服力。
[img]290765[/img]
那么简单的说清楚汉寿亭侯这个爵位问题,回到关羽身上。
也许有些朋友会觉得,即使关羽在降而复换一件事是对的,那么他为什么这么珍惜曹操给的爵位呢?是不是关羽也动了凡夫俗子追求名利的心?
当然不是。据《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记载,在关羽帮助曹操化解白马后,建安五年(200),曹操主动请汉献帝将关羽封为汉寿亭侯。
[img]290766[/img]
亭侯等级不高,但当时也有规定,武将可以依靠军功亭侯升到乡侯。
张飞从新亭侯变成西乡侯,就是这样进封制度来了。然而,作为蜀汉开国皇帝的结拜兄弟和心腹将军,关羽真的没有必要做一个小小的亭侯扔掉自己的节操,巴结曹操。
[img]290767[/img]
关羽重视自己汉寿亭侯甚至后来刘备在称汉中王的时候,也提到了关羽的身份,这其实和汉天子有很大关系。
关羽成为汉寿亭侯的确是曹操的力量,但即使曹操威胁汉献帝给关羽这个奖励,这个头衔在名义上仍然是汉天子给的。
[img]290768[/img]
关羽一直是一个重视国家正义和礼仪的人。就连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也写下了关羽在桃园结义时的誓言:今天结婚为兄弟,共同努力,救困扶危,向国家报告,下安黎舒。因此,当关羽有一天能得到一个礼貌的奖励,得到忠诚守护的汉天子的认可时,他自然会珍惜这份荣誉。
关羽的身份得到了汉天子和朝廷的认可。后来,当刘备自称汉中王时,为了强调自己的合法性,他不得不拉上关羽。
[img]290769[/img]
就像曹操掌权,以汉献帝的名义发号施令一样,刘备和关羽既然手里有这个爵位,就不会搁置这个资源。
此外,对关羽来说,他将在曹操手下获得这个头衔。他在刘备手下展示的头衔越大方,就越能表明他与曹操没有太多的纠缠。他对刘备有着不变的忠诚。
[img]290770[/img]
再说,汉寿亭侯至少是汉天子按照当时的规章制度封的头衔,武将们可以通过努力工作获得。这也是关羽手中激发士气的有效剂量强心剂。
就实际价值而言,汉寿亭侯虽然它不能为关羽提供太多的经济支持,也不能显著提高他的社会地位,但它给了蜀汉一个可以使用的正式身份。
至于关羽本人,他一直忠于汉天子,也为是忠于汉天子还是刘备而挣扎。承认这个天子的奖励身份也是对刘备死亡的一种安慰。
汉寿亭侯是什么样的官职? 难怪关羽会如此重视这个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