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曹皇后临死前做了一件好事 没有她的说情,也许就没有后来的苏轼了

北宋曹皇后是宋仁宗的第二任皇后,如果不是电视剧《清平乐》的渲染,在民间就不那么有名了。历史上,曹皇后于1034年进入皇宫。经过宋仁宗、宋英宗和宋神宗的三个朝代,她最终成为北宋的太后。她于1079年死亡,64岁。虽然曹皇后在历史上并不出名,但她在临死前做了一件好事,这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尤其是文学史。这是怎么回事?

[img]290451[/img]

一、苏轼发牢骚惹祸

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从徐州调到湖州,继续担任知州的职务。当时宋神宗正在实施变法运动,苏轼因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而被排除在外。按照惯例,苏轼想给宋神宗写一封感恩表,他写道:“陛下知道自己愚蠢不及时,很难追随新的进步,观察自己的旧事,或者可以养小民。”。也就是说,苏轼抱怨了几句。

苏轼没有认真对待,宋神宗也没有注意到,但有人注意到了!今年7月,御史台官员李定、何正臣、舒舒先后上演,用谢恩表中的两句话猛烈抨击苏轼。“自西宁以来,他一直是一篇文章,诽谤君父和交通工具。”。宋神宗怒不可遏,立即命令人们前往湖州护送苏轼到北京询问罪行。7月28日,苏轼被捕,“一瞬间,他就像一只驱犬鸡。”。

[img]290452[/img]

二、乌台诗案涉及面广

8月18日,苏联被带入御史台监狱,两天后被带出审讯,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事实上,这是一个由变法派主导的文字狱,试图利用苏轼的诗歌来压制保守派的政治活动。很多人都参与其中,如王亮、李清臣、司马光、黄庭坚等。变法派说苏轼等人用诗反对变法,“至于包藏祸心,怨恨其中,聊渎辱骂”。

十月十五。御史台向宋神宗提交了有关诗案的相关资料,共有29位朝廷大臣卷入其中,除上述外,还有计有范镇、张方平、苏辙等人。由于当时主持朝政的是变法派,真正站出来敢为苏轼讲情的人并不多。苏轼在监狱里也很害怕,甚至给弟弟苏辙写了一首告别诗,“是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因。”

[img]290453[/img]

三、太皇太后站了起来,站了起来

元丰二年下半年,曹太后身体不好,甚至病危,但她还是想着朝政。有一次宋神宗来探望,病入膏肓的曹氏先把过去告诉了神宗。苏轼、苏辙兄弟考中制科时,宋仁宗曾对她说:“我为子孙得两宰相”。然后曹太后对苏轼说情:“今闻轼以诗系狱,得非敌人中伤?至于诗,它太微了。我的病势已经确定,不能被冤枉和中和。我们应该熟察它。”

听了祖母的话,宋神宗留下了眼泪,然后下令赦免苏轼的罪行,“皇帝哭了,石得免了”。今年冬天,曹太后去世,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期间,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著。假如没有曹太后的爱,那么中国历史上也许就没有后来的苏轼了。

参考资料:1.《宋史》;2.《续资治通鉴长编》


曹皇后临死前做了一件好事 没有她的说情,也许就没有后来的苏轼了曹皇后临死前做了一件好事 没有她的说情,也许就没有后来的苏轼了

,,,,,,,

  • 为什么包公包庇通奸犯?大清官断案讲法理也讲道理
  • 包拯(999年5月28日至1062年7月3日)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著称。进士五年(1027年)仁宗天圣。对...

  • 宋太祖暴死谜雾是情杀?还是权利的争夺而死的
  • 在历史中为了皇位,可以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只为了那无上的皇位。在历史上有个朝代定了一个兄终弟继的规矩,这就造成一位伟...

  • 苏洵简介 北宋时期著名的三苏之一苏琏资料介绍
  • 苏迅简介:苏迅(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作家,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

  • 真正的包青天:包拯系白面书生 身高仅1.65米
  • 包拯,一位自古以来就很有名的官员,也是一位贤惠的人。在人们心目中,永恒的“包青天”。随着歌剧和电视剧的传播,包公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