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提到李凤娘,我总是想到电视上的那个,所以我必须详细告诉你
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庆远军节让李道的二女儿出生在他的军营里。这个女人的出生很传奇。据《宋史·卷243·列传第二》记载,“初后生,黑凤集道营前有石头,道心异之,后有凤娘。”
李凤娘确实是人中的龙凤。她天生美丽,难以放弃自己。10多岁时,她已经优雅、美丽、迷人了。有一次,李道特地邀请了当时著名的见面大师道士皇甫坦为家人见面。虽然皇甫坦被称为大师,但他实际上是一名江湖术士。当凤娘出来参加仪式时,他假装惊慌失措,说:“这个女人是世界上最好的母亲。”(宋史)
李道是一位武术家。孔武多,学术不足。他相信皇甫坦的胡说八道。从那时起,他更加珍惜凤娘,把它当作掌上的明珠。父母的过度溺爱使李凤娘逐渐形成了自命不凡、傲慢、专横的性格。
[img]289292[/img]
也是天缘巧合,不久之后,皇甫坦云游京师临安(今浙江杭州),专程朝见高宗:“臣是为陛下做媒的。高宗一听,脸上一片疑云,心想自己已经在位30多年了,现在年纪大了,道士还来做什么媒体?皇甫坦看到高宗疑惑不解的表情,忙着说:“臣为陛下找个好孙媳。高宗问是哪个闺秀。皇甫坦然吹嘘凤娘如何天生丽质,如何端庄贤惠,一定能母仪天下。高宗偏听偏信,随后聘请凤娘为侄子赵迅(太祖赵匡胤七世孙)的儿子恭王赵敦之妃,封荣国夫人,后继进为定国夫人。李家的黑凤就这样飞上了龙门。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将王位禅让给侄子赵琦,为孝宗。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24岁的李凤娘生下一男,名为扩张,被授予嘉王。三年后,恭王赵敦被立为王子,凤娘被立为王子妃。考虑到王子刚刚站起来,宫中缺少妃嫔,孝宗将王妃谢氏宫的侍女黄氏奖励给了王子。
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淳熙十四年(1187),81岁的太上皇高宗去世了。孝宗悲痛之余,对朝政心灰意冷,便于两年守丧期满后,将皇位传给恭王赵敦,为光宗。孝宗退居重华宫,被尊为寿圣皇帝。孝宗皇后谢氏被尊为寿成皇后。吴氏皇后被尊为宪圣皇太后。李凤娘为皇后,黄氏为贵妃,凤娘之子赵扩封为嘉王,大赦天下。凤娘看到皇甫坦的话已经实现了,她真的成为了皇后,母亲世界的目的已经实现了,快乐,快乐,肆无忌惮,开始肆意行动。
[img]289293[/img]
光宗绍熙二年(1191)十一月的一天,光宗在宫中料理政事已经结束,需要浣手洗垢,侍从便让一个宫女捧着水盆在旁边侍候。光宗见她皮肤洁白细腻,指若春葱,忍不住称赞了几句。凤娘知道后,心想黄贵妃没有除掉,现在又添上了这个情敌,决定对付这个宫女。不久,凤娘派人把宫女的手砍下来,放在食盒里,送给光宗。当时光宗正在便殿批读奏章,时间长了,便感到有些饥饿。碰巧有人把食盒送来了,光宗只是美味佳肴,打开食盒一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经过这种恐吓,光宗便害怕成病,大病一场,多日不能上朝理政。
光宗身体刚刚康复,转眼间又到了祭祀寺庙的日期。像往常一样,大祭需要皇帝亲自祭祀,光宗拖着虚弱的身体,暂时离开皇宫,出宿斋宫。凤娘趁机杀死光宗宠爱的黄贵妃,以暴亡上奏光宗。祭祀当天,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如注,祭坛上的蜡烛被风雨摧毁。光宗不能行礼,只好放弃。光宗身体虚弱。风雨过后,他回到了宫殿,听到了贵妃的暴亡和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双重袭击,这使他再次生病,比上次更加沉重。凤娘趁机独揽大权,更加傲慢霸道,朝野上下,人言啧啧,怨声载道。
[img]289294[/img]
高宗、孝宗早就注意到凤娘这么霸道。当凤娘还是太子妃的时候,她把宫里的妃子当成了敌人。她经常在吴太后和谢皇后那里讲太子亲信的坏话,这让太子赵敦一切都给了她三分。高宗知道后很不满意,对吴后说:“是妇将种,我为皇甫坦所误。"(宋史)孝宗也多次教凤娘说:“要以皇太后为法,否则,行业就废汝。"(宋史)面对如此严厉的训斥,凤娘毫无悔改之意,反而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李凤娘对丈夫的光宗也是别有用心的。她从不通禀,不分场合,自乘肩舆冲进光宗内殿。谢皇后劝她,她却恼羞成怒地说:“我是官家结发夫妻,名正言顺,为什么不呢?原来谢后本是宫中的贵妃,淳熙三年(1176)才被贵妃封为皇后。凤娘的话显然是指桑骂槐。孝宗和谢皇后大怒,便找史太师密谋,要废凤娘。无奈史太师老态龙钟,无所作为,以为凤娘刚登记为皇后不久,现在又要废了,可是草率从事,执意不从,废了才搁置。
为什么李凤娘要砍下宫女的手送给皇帝?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