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亲王奕匡,
爱新觉罗·易匡是晚清一个非常神奇的人物。作为乾隆皇帝的曾孙,易匡一生都很平庸,他的知识和才能都不好,他的声誉也很差。但这样一个看起来什么都不做的人已经成为了首席军用飞机大臣和内阁总理大臣。最夸张的是,易匡是清朝最后一个铁帽王,地位非常突出。
[img]287215[/img]
(奕匡画像)
那么,奕匡是如何一步一步爬上去的,他有什么样的生活呢?
奕匡出生于1838年,年轻时不好学,二十岁前的生活很平淡。直到1860年,咸丰帝30岁,奕匡才被提升为贝勒。
成为贝勒后,易匡仍然是一个没有知识的平庸的人。他的未来似乎并不乐观。但幸运的是,易匡爬上了慈禧的高枝。因为易匡写得很好,慈禧对他印象很好。咸丰时期,慈禧经常与弟弟叶赫那拉·桂祥交流,让易匡写作。一个接一个,两个人也逐渐熟悉。
咸丰去世后,易匡开始被慈禧任命。1872年,当同治皇帝结婚时,易匡被任命为皇室前大臣,并被授予军衔,这使他逐渐出现在法庭上。
1884年,清朝在中法战争中失利。慈禧趁机罢免了许多军用飞机大臣,如恭亲王一新。易匡担任各国总理事务衙门大臣,开始主持外交事务。第二年,清朝成立了海军衙门,易匡担任了海军大臣。易匡担任外交部长和海军大臣后,成为清廷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
易匡在1894年真正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那一年慈禧的60岁生日上,易匡被授予庆亲王称号。然而,有很多受欢迎的是非。易匡成了皇后,但她受到了朝廷内外的批评。许多人认为易匡拥有沉重的权力,但他一直很平庸。他只是一只占据茅坑而不拉屎的蛀虫。易匡本人不知道自己是脸皮厚还是心态好。他总是忽略这些说法。
[img]287216[/img]
(慈禧画像)
1898年,易匡终于取得了一些成就。在“戊戌变法”的关键时刻,易匡站了起来,扼杀了光绪皇帝维新救国的理想。凭借此事,易匡被慈禧授予铁帽王称号,世袭无替。他也是清朝十二铁帽王中最后一个。
易匡越来越努力地工作,因为他尝到了镇压“戊戌变法”的甜头。义和团运动兴起后,易匡多次写信,要求亲自镇压。庚子事件中,慈禧和光绪西逃后,易匡留在首都,与李鸿章担任全权大臣,亲自负责讨论和工作。1901年,他代表清政府签署了《辛丑条约》。
1903年,军机大臣荣禄死亡,易匡正式成为军机部领班大臣,集财政、外交等职务于一体。独占朝政大权,走上人生巅峰。
也是在这一年,奕匡开始有了“裸官”这样的称呼。
易匡特别喜欢钱,属于任何钱都不放过的“金融专家”。在掌管了权力后,易匡和他的儿子载振和大臣那通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价格明确、卖官的集团。他们也被嘲笑为“庆纳公司”。只要你能得到起价,易匡几乎可以卖掉你想要的所有官方职位。
奕匡肆无忌惮地筹集资金,使庆亲王府长期拥挤。由于行动过于高调,奕匡很快就被举报,但慈禧没有回应。
[img]287217[/img]
(载振旧照)
截至1907年,段芝贵向易匡贿赂了10.2万白银,并向载振献上了歌妓杨翠喜,成功买下了黑龙江巡抚一职。但这件事不小心泄露了风声,在中国闹得沸沸扬扬。最后,段芝贵在上任的路上被革职,载振也不得不主动辞职。但作为罪魁祸首,易匡并没有受到慈禧的任何惩罚。
那为什么慈禧对奕匡如此宽容呢?
事实上,自1884年以来,奕匡一直致力于社交和巴结慈禧,除了工作。除了经常笼络大臣们一起吃饭,参加各种宴会外。奕匡还将麻将牌引入皇宫,这让遭受内忧外患的慈禧难得放松。此外,奕匡还经常让小妾进宫,要么陪慈禧,要么陪慈禧身边的人打麻将。最重要的是,这个妾一定会输干净。
所以,在慈禧眼里,奕匡真的是一个会做人会做事的好奴才,她怎么能不好好提拔呢?
1908年,易匡举行了一场70岁生日的宴会。由于他“广泛接受财富,广泛依恋”的声誉太大,来自世界各地的贿赂源源不断,甚至庆祝王府外也排起了长队。据统计,在宴会期间,易匡只收到了超过50万美元的银。各种礼物的价值都超过了一百万美元。
据当时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奕匡在汇丰银行存款712.5万英镑,这笔钱只是他财产的一小部分。
(参考资料:清史稿)
奕匡平庸无为,名声不好 为什么他是晚清最后一个铁帽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