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军在历史上也是一代名人,他的形象也出现在许多电影和电视作品中,但北宋政治家的结局非常悲惨。寇军的生活因为自信而被重用,最后因为他认为自己被贬损了。让我们来看看寇军结局的原因和后果。
[img]287155[/img]
寇的自信是与生俱来的,他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十九岁就考上了贡士。参加殿试前,有人告诉寇准,宋太宗有一个习惯,喜欢任命年纪较大的人。他认为年轻人缺乏经验,工作不稳定。这些人建议寇俊虚报年龄,寇俊听后不但没有采纳,反而质问这些劝他的人,说:我刚刚取得进步,难道就要开始欺君了吗?而且在随后的殿试中,寇准确实凭借自己的才华得到了宋太宗的赏识。
进入仕途的寇不仅平步青云,而且官位也在逐步提升,生活水平也比以前高了很多。寇喜欢交朋友,也很讲究排场。据记载,寇的家人从未点过油灯,只用在当时极其奢侈的蜡烛上。寇虽然生活奢侈,但他的上进心和坦率自信的性格并没有逐渐被打磨。
[img]287156[/img]
寇的一生经历了五起五落,笔者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寇的不平凡官场生涯。三十二岁时,寇俊成为枢密副使,只当了两年,就被打小报告贬到青州。宋太宗也没有忘记寇准,第二年将寇准调回首都,给了他一个参与政治事务的官职。两年后,又张吉了奏准诽谤被赶到郑州。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由于毕世安的强烈推荐,又坐上了同平章事,三年后又因王钦若的煽动,再次被贬到陕州。
为什么一代名相寇俊会死在他乡?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