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吴质是谁?为什么他会被追死为丑侯?

谈到吴质,每个人都会想到什么?

曹操先封魏公,然后封魏王。事实上,他取代汉朝的雄心壮志是显而易见的,但他在继承人的选择上一直在摇摆不定:如果长子曹昂没有死于宛城之战,他可能就是儿子的位置。曹昂死后,曹操非常重视聪明的曹冲。《三国志》提到:“太祖数告诉大臣们,他有传播未来的意图。”不幸的是,曹冲在208年去世。

曹昂和曹冲之后,世子之争主要在曹丕和曹植之间展开。曹丕的胜算不如曹植,与司马懿、陈群、吴质、朱硕的帮助有很大关系。因此,这四个人被称为曹丕的王子和四个朋友。

在这四个人中,司马懿和陈群并不是对曹丕最有贡献的人,而是历史上不如他们出名的吴质。你为什么这么说?吴质计划的两件事对巩固曹丕的地位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件事是曹操出征。临行前,曹植称赞曹操获得第一名。在曹丕的拙见下,吴质给出了曹丕哭泣和不情愿送曹操的建议。这让曹操认为曹植华而不实,不如曹丕诚实孝顺。可以说,曹丕在这一轮击败曹植,完全归功于吴质的谋划。

[img]284567[/img]

第二件事是世子之争的关键时刻。曹丕曾秘密将在其他地方担任官员的吴质“以车载垃圾”送往政府讨论对策。曹植心腹谋士杨秀得知此举,并秘密起诉曹操。曹丕惊讶地提出了吴质的建议。第二天,他仍然“以车载垃圾”,但里面装满了丝绸。果然,杨秀又告密了。结果,曹操在搜查下看到丝绸没有看到吴质,所以他认为杨秀的举动包含了麻烦。

空虚才华横溢的杨修被老谋深算的吴质之手打败,不仅为自己以后的被杀埋下了祸根,也为曹丕在世子之争中的胜利增添了一份砝码。

正吴质在曹丕夺权之争中的出色表现,曹丕登基后加剧了对吴质的使用:“官至振威将军,都督河北军事,假期封侯。”陈群和司马懿的权力不如他(司马懿除了留在曹丕生前的徐都,没有掌握多少兵权,夏侯尚和曹丕死后才真正掌权)。

按理说,吴质地位高,权重高,深受曹丕信任。他死后的头衔应该有一个相当好的美丽的头衔。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吴质在230年去世后被追逐为丑侯。根据《死后法》的解释:“父亲的威望是丑陋的”,这绝对是一个邪恶的死后。吴质也是曹丕王子的四位朋友之一,与陈群司马懿同名,为什么他死后如此凄凉,获得了一个邪恶的死后头衔?你也不看他做了什么!吴质的肆意行为,朝中重臣几乎都被他冒犯了。

[img]284568[/img]

《三国志》记载:“质黄初五,朝京师,圣旨将军和特进以下俱乐部,由大官提供。酒香,质欲尽乐。当将军曹真性肥,中领军朱硕性瘦,质召优,使他肥瘦。”

在一次宴会上,吴质看到曹真和朱硕一个胖一个瘦,甚至让优秀的演员用他们的长相取笑他们,这让曹真和朱硕愤怒地拔刀,差点打架。

曹真是谁?曹魏宗室第二代领军人物当时是上将军,地位仅在曹休之下;朱硕也是王子的四个朋友之一。中国领导人负责禁军也是一个很高的权重。他们怎么能容忍吴质的羞辱和嘲笑呢?吴质突然冒犯了两位重要的大臣。

吴质得罪的第三个人是陈群。陈群也是王子的四个朋友之一。他也是曹丕指定的四位孤儿大臣之一。然而,吴质并不重视陈群。魏明帝曹睿继位后,吴质对曹睿说:“司马懿,一个忠于智慧的将军,一个国家的大臣。陈群从容之士,非国相之才,处重任而不亲事。“在捧高司马懿的同时,他狠狠地踩了陈群一脚。关键是曹睿还采纳了吴质的话:“有一条法令来监督责任小组。《三国志》记载:“战节统事,州县莫不奉笔致敬,崔使君初不相闻。”

吴质得罪的第四个人是崔林。崔林来自清河崔氏,是崔岩的弟弟。吴质都督河北军事时,崔林是幽州刺史,正好属于吴质管辖。吴质所辖州的县长对吴质表示尊敬,但崔林忽视了他,这引起了吴质的不满。崔林说:“我仍然不关心我的老板,左移河间的太守。”从一个州的刺史到一个县的太守。

吴质得罪的第五个人是董昭的《三国志》记载:“始质是单家,少旅游,盖不住乡下。因此,虽然已经出官,但我们的国家仍然没有人的名字。质自以为不是本县所饶,就是司徒董昭说:“我想溺水乡下。”赵昭说:“君而止,我80岁了,不能老是为君溺水。”

[img]284569[/img]

吴质在家乡名声不好。曹丕登基后,吴质想以极端的方式回家找场。董昭和吴质都是兖州济阴人。面对新贵吴质,同样被曹操和曹丕重用的董昭只能忍受让步。

曹真、朱硕、陈群、崔林、董昭都是曹魏的重臣。为什么吴质会一次又一次地羞辱和缓慢他们?这可能与吴质的背景有关:吴质来自兖州济阴的寒冷家庭,董昭、崔林、陈群等人都来自当地家庭,曹真是宗族贵族;在吴质看来,他的能力是他自己的努力,困难和痛苦可能只有他知道,这可能是他不喜欢更容易成功的陈群、曹真和其他人。

自曹丕时期以来,陈群制定的九品中正制正式成为朝廷追求的选官制度,出身寒族的人很少有机会成为官员;吴质的所作所为不仅冒犯了太多的朝中重臣,更重要的是,他对世家大族和门阀政治的蔑视和挑战激怒了既得利益者,否则很难理解吴质的功劳。不管怎样,他都不会得到像丑侯这样的死亡!

吴质的儿子吴应一直为父亲的不公正而死。她一再上书抗辩,终于在20多年后改为魏侯。可能有司马氏因素。毕竟,吴质一开始就对司马懿给予了极大的赞扬。


吴质是谁?为什么他会被追死为丑侯?吴质是谁?为什么他会被追死为丑侯?

,,,,,,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