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桓宗是如何治理国家的?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夏乾佑24年9月20日(1193年),夏仁宗李仁孝卒70岁。他死后,王位由长子李春佑继承,这就是西夏历史上的夏桓宗。
李春佑继位时年17岁,在位14年,实际执政12年,乾佑24年(1193年)末继位,天庆13年(1206年)年初被废墟,这两年不计其数,此时正是西夏多事之秋。在外部,蒙古汗国正在崛起,对西夏构成了严重威胁;在内部,西夏的国力在仁宗统治后期开始减弱,因为随着国家稳定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羌族贵族开始渴望舒适和腐朽。
[img]280480[/img]
桓宗继位时,党项羌族贵族的权力和利润达到了无法控制的程度,灭亡的阴影正在席卷西夏。面对这样的国情,夏桓宗基本上继承了夏仁宗时期的内外交政策,支持内安人民,支持外国黄金和宋朝。在统治阶级的倡导下,西夏的国内佛教活动非常繁荣。夏桓宗的母亲罗太后是一个相信佛教、热衷佛教的宗教信徒。
在此期间,西夏佛教的发展和繁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大规模的佛教活动、西夏藏经的翻译和中国佛教经典的编辑。特别是在同一时期的辽金政权中,没有用西夏文字翻译大藏经的创新。这些活动丰富了西夏中国藏经的内容。
西夏桓宗与金保持着和谐友好的关系。在政治上,双方经常派出使节;在经济上,有争议的贸易已经恢复;在文化上,两国的名人雅士相互交流。在使用过程中,他们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到彼此的国家。虽然西夏桓宗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西夏仁宗以来的稳定繁荣,但这一切都不能扭转西夏由繁荣衰落的趋势。
清代史学家吴广成在评价夏桓宗时说:“纯粹的仁慈和节俭。在位14年,四郊鲜兵革之患,国内无水旱之虞。盖西夏小邦,但能循旧章,安无事,已称善守。即使在宫廷之间,未闻失德。是宗邪善权,失爱母氏,位被幽夺,身死废所,哀哉!“就个人而言,夏桓宗的善良是一种值得称赞的美德,但从政治斗争和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来看,他的弱点导致了王位的丧失。
[img]280481[/img]
李安全是崇宗李乾顺的孙子,越王李仁友的儿子。李仁友是仁宗李仁孝的弟弟。仁宗灭任得敬时,李仁友抓获任得聪、任得仁等,使任得尊孤掌难鸣,最终被杀。因此,李仁友得到了夏仁宗的奖励,并被授予越王称号。
李安全天性暴力,心术险恶。李仁友去世后,李安全上表要求继承父爵。桓宗没有同意,而是把他降为镇夷君王。从那时起,李安全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为了篡夺阴谋,李安全一方面诱惑朝鲜大臣为其所用,另一方面利用占卜艺术为他的篡夺行为创造舆论。
天庆11年(1204年)8月,“夏州猪生林,林一身二首,州民献出。安全使人占之,云‘一国两主兆’。安全喜,然后篡夺计划。”。李安全利用生物界的异常和占卜阴谋篡权,旨在说服中国人信服他代替李春佑,顺应天意。与此同时,李安全也在军事上做了准备。
李安全居住的镇夷县原为西夏甘州,1037年西夏升甘州为镇夷县。甘州东根据黄河,西阻弱水,南跨青海,北控居延,绵延数千英里。它是连接中原和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具有优越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
李安全利用甘州丰富的资源,准备培育翅膀。凭借经济、军事实力和与宫中罗太后勾结的优势,李安全终于实现了他的政治野心。天庆十三年(1206年),镇夷君王李安全与夏桓宗母亲罗氏皇太后合谋,发动宫廷政变,废墟夏桓宗李纯佑,自立为帝,为“襄宗”,改元为“应天”。三月,李纯佑突然暴死于废所,年仅30岁。“昭简皇帝”,庙名“桓帝”,陵名“庄陵”。
[img]280482[/img]
襄宗李安全已经在位六年了。在此期间,由于金朝对李安全篡位的逆行非常不满,加上蒙古对西夏的入侵,金拒绝援助,导致夏金之间的关系从原联盟破裂。因此,西夏开始实施“蒙古入侵黄金”战略,对黄金使用军队,造成双方损失,使蒙古获得渔民的利益。
蒙古并没有因为西夏的依恋而放弃对西夏的入侵。在此期间,蒙古两次征服西夏,中兴被包围,加速了西夏的衰落和灭亡。
西夏桓宗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历史学家对桓宗的评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