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恪纯长公主(16411703),名阿吉格,清太宗皇太极第十四女。其母亲是蒙古察哈尔部奇垒氏,蒙古察哈尔部奇垒氏,皇太极妃。初号和硕公主。顺治十年(1653)13岁时嫁给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十四年晋封为和硕公主。16年1659年12月被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吴应熊与公主结婚后,顺治十年(1654)授予三等子,十四年加少保和太子太保,康熙七年(1668)晋少傅和太子太傅。13年4月13日,由于父亲吴三桂反叛清廷,与儿子吴世林一起被清廷处决;根据朝鲜燕的记录、康熙的日常生活笔记和清人王的《漫游纪略》,公主和儿子被禁在宫中。云南平定二十年,公主出生的两个小儿子和额旭其他小儿子都被处死了。63岁的公主在43年(1703年)去世。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g]273135[/img]
公元1642年,清崇德六年十二月初七丑时(1642年1月7日),公主出生,初号和硕公主。(见《清皇室四谱》)
注:清朝前身“后金”初年,国君(即“大汗”)、贝勒的女儿(有时包括未婚女性)被称为“格格”,没有定制。比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叫“东果格格”,次女叫“嫩哲格格”。清太宗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1636年)开始模仿明制。皇帝的女儿开始被称为“公主”,并规定女王(即中宫)出生的女儿被称为“固伦公主”,妃子出生的女儿和女王的养女被称为“和硕公主”。
清顺治元年8月从龙入关,9月至京,公元1644年。
公元1648年,清顺治五年,平西王吴三桂出镇汉中,留长子吴应熊于京。
公元1653年,清顺治十年八月十九日下嫁平西王吴三桂子应熊。
清顺治十四年二月进和硕长公主,公元1657年授予公主金册。册文说:典崇鳌降,帝女戒以钦哉,诗美肃雍,王姬咏其实。既能内治,又能获得荣誉,顾尔和硕公主,是我的妹妹,谨慎居心柔嘉维则,母仪克奉,教夙在宫,妇德无违,尤其是在建筑博物馆,出银饰的贵派,配高贵,准备玉碟之懿亲,共襄宗国。凤占允协,象服攸宜,是用封尔为和硕长公主,锡(赐)金册,谦以持盈,益以兴门之枯,贵而能节俭,永垂宜室之声,不替令仪,尚缓厚禄,钦此。
清顺治16年12月17日,公元1659年进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来改为恪纯长公主,具体时间不明)
公元1661-1662年,顺治18年至康熙元年间,长子吴世霖诞生,与额旭同去寺庙。(见朝鲜使臣见《进何与陈奏行书状官李东明闻》)
[img]273136[/img]
公元1671年,清康熙十年至云南祝吴三桂生日。(见《平吴录》)
清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公元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反,诏执额徐吴应熊下狱。
清康熙十三年4月13日,公元1674年,康熙下令将吴应熊和子世霖处绞,其余幼儿与公主免死幽禁。
公元1680年,康熙十九年5月,甲子被反叛所累,多年困难。每次想到都是可悲的。不小心深染了时间病。送牛奶的人和接近侍卫的人看着、回来、演奏公主的话。我不禁感叹。我闻到了危险的病情,即命令部门衙门、服装执事、星夜制办。今天的公主体大愈,把这一切都送到公主办公室,以示我的注意。
公元1681年,康熙二十年十二月云南平定,康熙下令将公主出的吴三桂“二幼孙上吊,诸臣孙斩首弃市”。
康熙四十三年十二月,公元1704年,长公主,年六十三。终其悲惨的一生也只得到了不冷不热的官方祭文:国家重宗黄之友,淑媛沾荣;仪式隆追悼之文,幽泉被泽。二和硕恪纯长公主,分玉叶,秀玉金枝。盛车服以归,恩荣备礼;值藩封之肆逆,虚息并罚。虽然浩荡深仁,犹仰承夫膏露,而伶俐暮景,却饱经冰霜。正将受养多年,突然沉溺于疾病而永远逝去。呜呼!」裴颁牺牲礼推荐香香,用几个宴会来祭奠祭祀。尚克来欣,灵其不昧。
公主死后火化,祭祀事宜由恭亲王常宁的儿子海山贝勒代表。花园睡在北京市朝阳区关庄乡草房村。日伪时期,地宫被盗。德公府发现地宫里只有骨灰罐。花园的睡眠今天已经被摧毁了。
清太宗皇太极十四女:和硕恪纯长公主生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