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7年春,正逢大汉盛世。山东昌邑市酒馆林立,商家如云,一派繁荣景象。昌邑市最热闹的餐厅,二楼临窗,一个穿着长衫的年轻人,白皙帅气,一个人占了一张桌子。他要了两盘小菜,一壶白酒,自倒自饮,眉宇间隐现忧愁。他的姓王名吉,山东琅琊人,原云阳县令,因贤名远播被调到昌邑王府担任中尉,从七品升到五品,可谓平步青云。
[img]272050[/img]
但昌邑王刘贺虽然是汉武帝的直孙,却荒淫无度,身边全是小人。王吉虽然升职了,但在这样的主人手下当官,又摊上了这样一群同事,胸中雄心勃勃,周围关系复杂,只能借酒浇愁。喝了半壶酒后,他突然发现邻桌上有一位老人微笑着举杯示意。老衣素净,优雅亲和,王吉心生好感,赶紧趋身咨询。两人谈诗论史,一见如故,转眼一壶酒就见底了。老人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道:“小朋友似乎有心事?”
王吉一直把烦恼告诉他。老人的眼睛一亮,就笑了:“我明白了,现在送你三个字,可以保证你从此顺利流畅。”“哪三个字?”王吉满脸疑惑。“慢慢说!”老人慢慢说。
“言语应该慢吗?”如果王吉意识到了什么。当他恢复过来时,老人已经飘走了。从那以后,王吉记得老人的教诲,勤于政务,三思而后行。在暗流汹涌的昌邑政府里,它实际上是安全的,几次都是危险的。由于勤政,公元前73年,王吉被汉宣帝任命为建议医生,成为朝鲜的重要大臣。有一段时间,它很拥挤。
[img]272051[/img]
公元前67年,王吉回乡,路过昌邑市。一位自称是王吉故人的老人,要见王吉一面。王吉下轿一看,竟然是十年前的老人,他心中大喜,一鞠到地。“十年前,太平楼得到了前辈的教诲,晚生终身受益。老人哈哈大笑,上前扶起王吉:“十年前我给你三个字,保证你十年顺利。再给你三个字。如果你能遵守,你可以一辈子保持无忧无虑。老人靠近王吉耳边,轻声说:“心宜善!"尽管声音很轻,王吉还是心里一震。
多年来,王吉一直勤政为民,但偶尔也会党同伐异。比如长史赵洛,因与他政见不合,被他恶意弹劾,最终罢官归乡,不久郁郁寡欢。从省亲回来后,王吉认真反思了近年来的所作所为。从那以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言宜慢,心宜善,最终成为西汉一代名臣。据说老人是以汉武帝著称的宰相孙弘,隐居昌邑。
从此,王吉被列为王氏家规,代代相传。从东汉到明清的1700多年里,王吉的后人在24史中有明确记载,36人为后,35人为徐,186人为宰相!因此,琅琊王成为中国第一家族。
王吉:西汉大臣的六字家训,后代出了无数皇后徐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