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曹操珍惜才华的事情,
曹操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因此,曹操毫不犹豫地三次颁布了《求贤令》,以寻求世界人才。曹操寻求才华,珍惜才华,不仅仅是说说而已。他为此付出了真正的行动。只要有识之士来相投,曹操就尊敬他,等待他。
[img]269430[/img]
比如官渡之战前夕,曹操的实力不如袁绍,前期被袁绍压制得极其不舒服。此时,袁绍手下的谋士许攸家中有人犯法,因此被留守叶城的官员关押入狱,许攸得知此情况后,立即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许攸来投,鞋袜都没来得及穿,就出城迎接。在许攸的帮助下,曹操可以从许攸那里得到火烧乌巢的计谋,最终战胜袁绍,赢得官渡之战。可以说,如果曹操不求贤若渴,对前来投奔的人真诚相待,那就不是曹操怕官渡之战胜利了。
[img]269431[/img]
在官渡之战中,袁绍手下的谋士陈琳曾应袁绍的要求,写了一篇著名的号召文章《为袁绍号召豫州文》。陈琳列举了曹操的许多罪行,甚至骂了曹操的祖先三代。袁绍被曹操打败后,曹操没有对陈琳说坏话,也没有直接处死陈琳。相反,他给了陈琳解释的机会,最终给了陈琳一个沉重的责任。不得不说,曹操可以容忍陈琳对自己的辱骂,也可以容忍陈琳对祖先的三代辱骂。正是曹操珍惜陈琳的才华,才会重用这个辱骂自己的人。
[img]269432[/img]
曹操不仅容忍辱骂自己的人,还容忍自己的杀子敌人。曹操出兵征服宛城时,张绣出城投降。然而,曹操不仅奖励了张绣的部将胡车,还占据了张绣的阿姨。在这种情况下,张绣直接叛变。当时,曹操正在房间里休息。面对突如其来的叛军,曹操的儿子曹昂为了让曹操逃命而死在张绣的叛军手中。但即便如此,在张绣第二次投降后,曹操也没有处死张绣,而是对张绣大加封赏,所看重的是张绣的才华。张绣也感受到了曹操的恩情,在战场上为曹魏做出了突出贡献。
[img]269433[/img]
作者认为,为了吸收人才,曹操毫不犹豫地接受并重用了他的敌人。这种吸收人才的方式真是令人钦佩。正是曹操胸怀如此广阔,使他成为三国中最强大的力量。
曹操求才惜到底到什么程度? 不仅仅是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