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汉武帝和削藩,
主父燕是汉武帝时期非常有名的顾问。西汉的繁荣与主父燕有很大关系。这个人提出的策略可以说改变了汉朝的方向,对当时的汉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故事从汉初开始。刘邦建立大汉帝国后,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势力,他采用了县制,并分封了许多藩王。在这些藩王的帮助下,大汉帝国稳定了下来。战后的汉帝国也有机会休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的诸侯力量越来越大,刘邦的中央政权受到这些人的严重威胁。
[img]265783[/img]
汉文帝时期,中央政权为遏制藩王势力,著名谋臣贾谊提出:“欲天下治安,不若众建诸侯,少其力。”
贾谊的意思是削弱当地诸侯的实力。然而,在汉文帝时期,削藩的时机还不成熟。汉文帝有削藩的想法和行动,但没有发挥多大作用。
汉景帝时期,中央政府削藩的意愿更加强烈。著名谋臣庾错对汉文帝说:“今削之也反,不削之也反。削之,其反急;如果你不削减它,它将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img]265784[/img]
赵错强烈推荐汉景帝削藩,但汉景帝实力不够。削藩的建议直接导致诸侯国向朝廷施压,最终导致吴楚七国之乱。
赵错自己向汉景帝劝诫削藩,也被诸侯国视为大奸臣,成为替罪羔羊。
汉武帝时期,解决诸侯分封问题,即中央权力分散问题十分紧迫。于是,父亲站了起来。
师父偃是什么样的人?“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
[img]265785[/img]
通晓古今博学多才的主父偃,在吸取了贾谊和赵错的教训后,认真分析了当时的情况,于是向汉武帝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今天的诸侯子弟或十几个,而他们的继承人代表他们立下来。余虽骨肉,无尺寸封封,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命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每个人都喜欢自己想要的,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弱就削弱。”
主父偃的策略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推恩令。
主父燕的举动非常聪明。他建议汉武帝将诸侯的封地分配给没有继承权的诸侯子弟。这些人成为既得利益者一定很高兴。
[img]265786[/img]
此外,对汉帝国来说,推恩令解决了中央权力分散的问题,降低了削藩的阻力。这种策略没有赵错那么极端,也没有贾谊那么保守。
此外,由汉武帝主导的西汉王朝开始罢免数百个家庭,尊重儒家艺术。主人燕的推恩令倡导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价值传统,尤其是孝义和君王仁德,这符合汉武帝的意思和各诸侯国的利益。主人燕可以说是一石三鸟。
主父偃短短一策,处处精妙,这不仅是造福当时人民的英明之举,也是改变汉帝国命运的长治久安之策!
司马迁在《史记·孝景本纪》中说:“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至于孝景,不要担心异姓,而赵错也不要逐渐这样做。和父亲一起死,诸侯以弱,卒以安。安全的机会不是很好吗?”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太史公对主父偃推恩令有多欣赏和肯定。当然,这也是太史公对主父偃的一种欣赏和肯定。
[img]265787[/img]
文章参考资料:《史记·孝景本纪》、《史记·平津侯主传》等
汉武帝是如何解决吴楚七国之乱的? 主父偃设计了什么样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