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为什么要禅让王位,
说到宋朝皇帝,除了宋太祖赵匡胤,最著名的恐怕是宋高宗赵构。然而,与赵匡胤不同的是,虽然赵构也很有名,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负面评论,比如杀害忠臣岳飞、卑躬屈膝地与金国和平。
赵构之的主要目的是保住南宋一半的国家和他的王位,这表明他对皇帝的王位有多迷恋。然而,在赵构五十五岁的时候,他做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决定:他把王位禅让给了养子赵敏,成为了皇帝。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像赵构这样迷恋王位的人突然决定主动让位呢?
[img]265412[/img]
事实上,赵构之做出这样的决定有很多原因。首先,虽然每个人都想坐在皇帝的宝座上,但在真正坐起来之后,他所面临的压力是人们无法想象的。
赵构建立南宋后不久,就遇到了生死考验。他的两位将军(苗傅、刘正彦)利用中心空虚发动兵变,迫使赵构将王位禅转让给三岁的王子赵。虽然最终的兵变被成功镇压,但赵构唯一的儿子赵毅却因过度恐慌而吓死。从那时起,赵构对武将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后来,岳飞的被杀也与兵变有很大关系。
然而,皇帝宝座对赵构的痛苦远不止于此。宋金两国从南宋成立到1141年《绍兴和议》签署前,展开了激烈的对抗。这一阶段对赵构来说是一个非常纠结的时期。一方面,他自然希望收复故土,重振山川。但另一方面,他担心以岳飞为首的武将集团会自尊,形成尾大不掉的趋势。经过反复权衡利弊,赵构最终决定接受秦桧的建议,与北方金国握手,杀死岳飞。
[img]265413[/img]
绍兴和议签署后,南宋以每年向金国贡献25万银和25万丝绸为代价寻求和平。了解历史的人必须知道,无论以何种形式,只要有人签署了这种羞辱协议,他肯定会受到中国人民的责骂。虽然赵构是皇帝,但他不能阻止世界人民的悠闲嘴。因此,他当时所面临的压力也是可以想象的。
在接下来的20年里,宋金两国相安无事,赵构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然而,到了1161年,金国第四任皇帝完颜亮撕毁了和平协议,向南移动。习惯了和平生活的赵构,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吓坏了。最后,金国因内部叛乱结束了南侵。然而,中途流产的军事行动让赵构感到沮丧。
1162年6月,做了36年皇帝的赵构正式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养子赵敏,为宋孝宗。赵构成了太上皇。
赵构禅让皇位不仅无法忍受皇帝职业带来的沉重压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后来没有生育能力,也没有自己的孩子。因此,他认为与其一直占据王位,让接班人生气,不如主动退位让贤。这样,至少赵可以感激他的善良,享受他的晚年。
[img]265414[/img]
@ 还有一种说法是宋太祖赵匡胤把自己的梦想托付给赵构,要求他把王位还给自己的后代(汝祖自拍,根据我的王位很长一段时间,至于世界的孤独,他应该还给我的王位)。虽然这只是野史上的一句话,但赵构可能真的有意无意地做了这样一个奇怪的梦。
宋孝宗登基后,立即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平反岳飞;二是下令宋军北上,收复中原故土,历史上称之为“隆兴北伐”。从宋孝宗的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宋高宗赵构在禅宗王位后确实完全下放了权力。
1187年10月,当了25年太上皇帝的赵构去世,享年81岁。中国历史上有400多位皇帝,其中只有5位80岁以上的皇帝。赵构成了其中之一,这可能与他选择撤退有很大关系。
赵构为什么要禅让皇位?他的意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