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延徽(882-959年)是契丹第一位继续倡导“胡汉分治”的汉族政治家。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唐朝初,刘守光被任命为帅府,并被任命为契丹。辽太祖保留机器参军。建造一座战略城市,郭以居俘降落的汉人。建都邑宫,制定制度,策划多幅画。他逃回唐朝,回到辽朝。辽太祖给了他一个名字“盒列”(契丹语,意思是回来)。为了守政令。
天赞四年(925)从渤海出征,以功拜左仆射。太宗时,封鲁国公,仍为政事令。改南京三司使。世宗时,迁南府宰相。穆宗应该历时致仕。追礼尚书令。他的子孙代代在辽为官,开创了幽州韩氏族。
[img]264527[/img]
人物生平
幽州任职
韩延徽出身官宦之家,父亲韩梦殷曾担任冀州(今北京市西南部)、儒州(今北京延庆市)、顺州(今北京顺义)刺史。韩延徽年轻时才德出众。刘仁恭觉得他是幽都府文学和平州(相当于河北省陡河流域以东、长城以南地区)。今抚宁、昌黎、卢龙、唐山市全境)录事参军,与冯道同才候院,并授予幽州观察支使。
出仕契丹
公元907年(天佑四年),刘守光囚禁父亲刘仁恭,自力更生为卢龙节使。刘守光掌权后,多年来一直在战斗,实力越来越弱。如果他想结契丹为后援,他派韩延徽到辽国出使。在遇到耶律阿保机时,韩延徽坚持拒绝向阿保机行跪拜,这激起了阿保机的愤怒,并拘留了他,让他去野外放马。
阿宝机皇后告诫律平:“这个人是个贤者,自持道德,不屈不挠。为什么要让他放马,让他尴尬侮辱?应该对他有礼貌!”阿宝机觉得讲律平的话很有道理,就召见韩,和他交谈。韩的言论深深符合阿宝机的心意。现在他下令让韩参与军事规划,成为阿宝机的主要顾问。
韩延徽在攻击党项、室韦、征服各部落的战争中,策划出了最大的贡献,赢得了阿宝机的信任。于是韩延徽请阿宝机建立城郭,将城乡分开,让被降服的汉人生活下去。为这些汉人选择配偶,教他们耕种庄稼,养活自己。很少有汉人逃跑。
在契丹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韩延徽想念家乡的亲戚,偷偷地跑回后唐。由于与王守的冲突,他又回到了契丹。阿宝机没有责怪他,但仍然相信重用他。
随征渤海
公元925年(辽天赞四年),韩延徽随阿保机征服渤海国,渤海国王大湮灭请降。很快,他又叛逆了。韩延徽的同事们将一起打破他们的城市,因为他们的工作而被崇拜为左仆。3月,他命令康默记率军攻打长岭府,成功攻占渤海国的重镇。
韩延徽征服渤海后,随契丹大军返师。公元926年(辽天赞五年),阿宝机死亡,韩延徽非常伤心,他的悲伤感动了所有人。
[img]264528[/img]
晚年生活
辽太宗耶律德光时期,韩延徽被封为鲁国公,仍担任政事令。并奉命出使后晋,回来后,改为南京三司使。
辽世宗耶律阮时期,韩延徽被任命为南府宰相。在此期间,他主持建立政事省。他对组织建设很有天赋,并推荐了一批能够尽最大努力的官员。
公元951年6月,辽(天禄五年)被河东刘崇遣送到辽,要求辽国皇帝封印他。辽世宗耶律阮下令韩延徽制定相关的封印礼仪。请遵守辽太宗时期封印后晋皇帝的礼仪,辽世宗同意他的要求。
辽穆宗应历年间,韩延徽辞官归居。他的儿子韩德枢镇守东平(今辽宁辽阳),皇帝下令允许他每年东归探望父亲。
公元955年(辽应历九年),78岁的韩延徽病房。知道后,辽穆宗耶律静震惊悲痛,赠送尚书令,葬于幽州之鲁郭,后人世袭崇文令公。
为政举措
民族
自晋末十六国时期实施“胡汉分治”民族政策以来,韩延徽是契丹第一位继续倡导“胡汉分治”的汉族政治家。当初中原北部的大藩,如幽州、涿州等地,很多汉人都无法忍受自己藩帅对财富的掠夺,看到契丹地广人稀,纷纷“闯契丹”寻找生活之路。这是一股足够大规模、自发的汉人北上移民潮。然而,汉人和契丹人有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文化背景,因此韩延徽提出了一套分治制度:一套游牧系统和一套农耕系统。耶律阿宝机接受了他的意见,设立为南北医院和北方官员,采用契丹制度;南方官员模仿中原制度。南方官员的实施也逐渐使汉族文官制度进入草原地区。
经济
韩延徽还招募汉人到北方开垦荒地。所以更多的汉人逃到了契丹。后来,契丹实际上已经成为胡汉的杂居地,农业税也增强了契丹的经济实力。
辽国开国功臣:韩延徽生活简介 曾主张[胡汉分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