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国家,要想长期发展经济文化,就必须在边境保持和平稳定的状态。历史上,北宋经常发生一些战争。辽军大量进入北宋,让当时的官员非常害怕。有人主张快速逃跑,其中一名官员主张顽强抵抗,这是当时的首相寇准。
他很小的时候就是一个非常聪明和勤奋的孩子。他19岁时参加了科举考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从那以后,他成为了法庭上的官员。他性格简单,但特别果断,所以他冒犯了一些官员。后来,他被任命为首相。他担任这个职务。仅仅一个月,辽军就派出20万人进入宋朝边疆。这些文件到达他手中后,被扣留。他仍然保持着平和的态度,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img]264419[/img]
周围的人都把原因告诉了当朝的君主,对方很害怕,赶紧把他招到身边,问他有什么好办法。当他看到一个好时机时,他很快提出皇帝应该亲自参加战斗。对方很胆小,根本不敢去。他说如果你到了后宫,大臣们就不会再见到你了,一切都结束了。听到他这么说,宋真宗别无选择,只能留在法庭上,不断讨论一些对策。
他知道有些人提出了不好的想法,假装困惑。他还说,如果有人提出搬迁首都的想法,他应该杀死他的头。现在君主和官员都应该保持一致的态度,迅速与敌人作战。如果他们只是逃跑,很容易导致人们的松懈,世界将无法保护。在他长期的劝说下,君主决定亲自战斗,并从首都来到今天的河南。
[img]264420[/img]
当时,这些守卫边境的士兵听说当朝君主来了,情绪非常高涨,撤退了辽军。这时,一些官员提出了搬迁首都的建议。宋真宗是一个特别胆小的人。寇准听了很长时间后说服了对方,我们必须坚持在这个地方不要后退。之后,君主下达命令,渡过黄河,站在城楼上,召见这些士兵,并将军事权力交给他。宋朝的军队也变得非常英勇,在短时间内摧毁了一半以上的敌人。
看到胜利的结果,皇帝回到了宫殿。到达这个地方后,他似乎有点不安,所以他派人去检查首相在做什么。我看到寇准站和周围的官员谈笑风生,喝着酒,根本不把战争当回事。
后来,宋真宗松了一口气。他没有太多的决心。在他离开之前,他派了一名官员与辽军谈判。敌人无法忍受长期的失败,所以他同意与宋朝进行和平谈判。寇准非常反对这件事,但一些不利的声音说他想赢得权利。他别无选择,只能同意。
[img]264421[/img]
在谈判官员开始之前,他打电话给对方说,虽然皇帝同意数万件财产,但你同意的数量不能超过30万,否则我会杀了你。另一方在谈判过程中根据这个数字进行了长期的辩论。
没过多久,皇帝就知道了这个确切的数字,非常高兴。之后,宋辽达成协议,北宋王朝每年给辽10.2万黄金和20万布,增加了人民的负担。正是寇准的坚持才减少了数额。
寇准是如何抵抗辽国的?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