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吕布和刘备,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这个人的历史事迹。
在三国人物中,吕布的评价非常分离。绝大多数人都非常认可吕布的勇气。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说“吕布在人中,红兔在马中”,吕布的战斗力也受到高度赞扬。《三国演义》中只有三英战吕布。当然,这不是真正的历史。在真实的历史中,吕布的战斗力也很强。
[img]262188[/img]
但对于吕布的道德,几乎所有人都蔑视,吕布有三个奴隶,对于吕布的反叛,在三国甚至后来的历史上被鄙视,三国作者陈寿对吕布的评价是:吕布有勇气,没有英雄,狡猾,只有利润。自古以来,若此不夷也没有。陈寿对吕布的评价非常中肯,肯定了他的勇气,但他也批评了他的反复无常。北宋的司马光也有这样的看法:布主反复乱七八糟,无法帮助汉朝,强奸无谋,败亡有证。吕布的反复无常使他走上了灭亡之路。
然而,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刘备曾经为五个人效力过。军阀混战开始时,刘备在担任高唐令时被黄巾军打败,于是刘备来到哥哥公孙赞的门口,身份是其他司马。公孙赞是刘备效力的第一个人。194年,公孙赞命令刘备和田楷支持青州,再次援助徐州。刘备带着近万军队接受陶谦的邀请,驻军小沛。陶谦再次派出4000名精锐丹阳兵。陶谦是刘备的第二个人。
陶谦死后,陈登和孔荣劝刘备接管徐州牧羊人,成为军阀。然而,此时,刘备并没有实力守住徐州。徐州被吕布夺走,刘备又回到了小培。后来,刘备被吕布打败,投靠曹操。后来,曹操通过汉献帝任命刘备为豫州牧羊人。曹操是刘备的第三个人。
[img]262189[/img]
刘备借拦截袁术的机会离开了曹操。后来,他去了袁绍。袁绍是刘备的第四个人。他离开袁绍到汝南招募刘辟,再次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201年,刘备被曹操击败,逃往荆州。刘表留下了他的客人,并邀请新野作为抵抗曹操的人。刘表是刘备的第五个人。
也就是说,刘备曾经为五个人效力,吕布曾经是丁原的将军。后来,他杀了丁原,投靠董卓,与董卓约为父子。他被司徒王允唆使杀死董卓。因此,吕布被称为三姓家奴。那么,为什么刘备为五个人效力,而吕布被称为三姓家奴呢?
吕布的名字并没有贬低他,但事实上他就是这样,让我们看看奴隶的解释:签署销售契约,属于个人下属,奴隶属于某人的私有财产,虽然吕布没有给丁元和董卓签署销售契约,但吕布的行为和奴隶,他只听丁元、董卓、王云,没有皇帝,因为他反复反叛追随者,创造了吕布三个奴隶的恶名,事实上,吕布后来也为袁绍、张杨、刘备效力过,但由于与以前的丁原、董卓不同,这三个人并没有算进去。
[img]262190[/img]
另一方面,刘备就不一样了。刘备每次效力的人都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真正投靠。无论是陶谦还是曹操,刘备的效力身份都和门客差不多,而不是下属。曹操手下的郭嘉、荀攸等人都叫曹操为主,这就决定了关系。曹操也想真正让刘备为自己效力,才有了曹操煮酒的英雄。然而,刘备并不是一个长期居住的人。这些人都知道,他们不能真正接受刘备。
刘备也想独自工作。每次他投靠别人,一旦有机会就会离开。然而,刘备并没有吕布那么叛逆。此外,刘备最终建立了蜀汉,使刘备的行为能够被绝大多数人接受和理解。
@ 刘备和吕布在思想上不是一个层次的人。吕布反复无常,而刘备慷慨善良,能吸引人才。再加上汉族宗族的身份,他们自然在三国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刘备也为不同的人效力过,为什么不像吕布那样被称为三姓家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