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章的父子在益州安于现状,不想进取。边境上经常被比自己弱的张璐欺负,只能守势,这让下属官员非常不安。万一张璐打败刘章,占领益州。然后他就成了囚犯,他的财富地位什么都没有。为了未来,他们偷偷把益州卖给了刘备,没有告诉刘章。
[img]260661[/img]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
刘备雄心勃勃,志在天下。而以仁德为称,颇能收买人心。此时刚占荆州,兵强马壮气势正盛。在张松法正等益州官员的帮助下,刘备以帮助对抗张鲁为名,带兵入川。刘璋在发现发生了什么事之前,很快就被刘备打败了,鸠占了鹊巢,拱手让出了益州。此后,刘备成为益州之主,并以此为基础,号称皇帝,三分天下居第一,父子两代盘踞益州40多年。
[img]260662[/img]
刘备素有仁德之名
那么,被罗贯中誉为仁德无双、爱民如子的刘皇叔,来到益州后,益州人的生活是否更好,比刘章时更幸福?不幸的是,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img]260663[/img]
益州刘备称帝
刘璋胸无大志,偏安一角。除了与张鲁在边境线上的一些小摩擦外,他很少对外作战,也没有打过大规模的战争。从军事实力来看,他的常备军队应该不多。这样军费就少了,兵役也少了。张父子一直实行宽刑薄赋政策,以收益州民心。不打仗,老白姓可以安心生产,政策宽松。当时益州人的生活应该还可以。龙中对时诸葛亮也称赞“益州之地,沃野千里,民殷国富,可为帝业”。然后刘备来了,刘备雄心勃勃,旨在称霸世界。要与世界竞争,必须有巨大的军事力量和足够的粮草器械。人从哪里出来,钱粮从哪里来。当然都出自益州人。刘备一到益州,就废除了刘璋的宽刑薄赋,实施了严刑重法,恢复了秦汉早期的征兵制度。为了粮食供应,他禁止民间酿酒,甚至家里有酿酒工具。刘备到达益州后,对外战役从未停止过。汉中夷陵之战是一场旷日持久、规模巨大的战役,耗费了无数的人力和财力。这些都要加在人民的头上,可以想象益州人民的负担应该有多重。可以说,刘备一进川,益州人就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img]260664[/img]
刘备志在天下
刘备对益州人民进行了严厉的惩罚,但他吸引并重用了益州的家族和官员和绅士。法正、李燕、徐静等人都是高级官员,荣华富贵。当张松法投靠刘备出售益州时,他喊着要为益州人民欢迎明主。这只是欺骗世界和盗名。他们真正想到的是他们的政治抱负和未来财富。从未考虑过底层人民
[img]260665[/img]
刘备四处打仗
古代有句名言“赢得人民心的人赢得世界”。但我偷偷地认为,统治者眼中的人民心不是指普通人的心,而是家庭大族士和医生的心。只要这些人被吸引,统治者就能控制世界。至于底层人民,在统治者眼中,他们只是随意使用的工具,让他们挤压和屠杀愚蠢的人。你觉得这件事怎么样。
刘备来到益州后,人们的生活如何? 比刘璋时更快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