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有很多英雄。你听过桓温的故事吗?
桓温是晋明帝的女婿。他以领兵灭亡成汉而闻名。他曾三次领导北伐,掌握朝政,操纵废立,更有意夺取皇位。然而,由于第三次北伐失败,他的声誉受损,受朝中王谢势力的制约,未能如愿。九锡死前也因谢安等人借故拖延,直到去世才实现。桓温死后宣武。桓玄建立桓楚后,追尊为“楚宣武帝”。桓温出生后不久,就被温桥称赞,于是以“温”为名。328年(咸和三年),父亲桓彝在苏钧之乱中被苏钧将领韩晃杀害,泾县令江播也参与了此事。桓温只有十五岁,发誓要报仇杀父。江播死于331年(咸和六年)。桓温以吊唁的名义杀死了江播的三个儿子。后来桓温娶了南康长公主,拜徐都尉,继承了父爵万宁男。335年(咸康元年),桓温任琅琊太守,加辅国将军。
[img]256927[/img]
从《晋书》中推断,桓温应该是一个非凡的美男子,他的美不是精致,而是雄伟。当他第一次出生时,他父亲的朋友文桥认为他有奇怪的骨头,哭得很好,非常欣赏他,所以他把他的姓“温”命名为“桓温”。作为一个成年人,桓温看起来更高贵、更直率、更优雅。他的好朋友刘称赞他“眼睛像紫石边,必须是淫秽的头发,孙仲谋和晋宣王的亚也”。按照今天的说法,他的眼睛像紫石边一样坚定,像刺猬毛一样张开,像传说中的孙权和司马懿一样。
[img]256928[/img]
永和二年(346),桓温乘成汉政权腐败,人心松弛的时候,率军沿江直上,次年,蜀地平定,声望很高。五年来,北方再次陷入混乱,桓温多次要求乘机北伐。六年来,朝廷以扬州刺史殷浩为中国将军、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委以北伐为重任,试图对抗桓温。九年来,殷浩大败而回,免为普通人,内外权力随后聚集在桓温身上。桓温第一次北伐前秦,永和十年二月。今年四月,桓温在今陕西蓝田击败了前秦派来拦截的数万大军,前秦主冢健以数千人退役长安。但是桓温没有乘胜进攻长安,而是等待敌人自溃,最后因军粮不继而在六月被迫撤退。
[img]256929[/img]
桓温是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有争议的不是他的女婿身份,也不是他出色的武功成就,而是他被后人指责篡改。在路卫兵看来,这种说法其实是值得商榷的,证据也不是很充分。这些言论都来自皇宫,是东晋那些人的思想,普通人不在乎你。即使到了老百姓说三道四的地步,也是朝鲜传递的信息。换句话说,这是政治斗争的产物,自然有不可靠的一面。事实上,桓温活着的时候,这方面没有传言记载。只是当时桓温威振内外,简文帝“常怕废墟”(《资治通鉴》),怕被桓温废弃。篡位就是自己当皇帝,桓温有野心,有专权,我不否认,但离篡位还很远。简文帝原本是桓温废除司马奕后立的傀儡,即使废除了他,桓温也不一定是自己的皇帝。
东晋徐桓温曾三次领导北伐。他真的有篡位的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