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
秦王扫六合,秦朝成立后,嬴政认为自己的功劳超过了三皇五帝。
人稍微飘了一点,需要一个霸气的名字来耀武扬威。
在先秦时期,最大的牛是三皇五帝。因此,嬴政在“三皇五帝”四个字中取了两个字,显然不能取“三五”,他取了“皇帝”二字。
[img]253910[/img]
他称自己为第一位皇帝,也就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位皇帝。
但问题来了,先秦,除了神话三皇五帝外,还有尧舜禹、夏商周。为什么他们不能被称为皇帝?
要创造一个真正的皇帝,总共有几个步骤?
[img]253911[/img]
1、禅让贤能成为世袭臣服(夏朝完成)
大禹治水,振臂一呼,建立夏朝,大禹从工程总包转变为部落首领。
后来建九鼎,划天下为九州时,身份上更像是大部落首领,周围的小部落臣服于他。
但附近的小部落只是屈服,没有实质性的税收上交。
[img]253912[/img]
与尧舜禹阶段相比,夏朝的本质区别在于将禅让制变成了家世。
夏朝君主是部落首领,完成了建设皇帝的第一步。
[img]253913[/img]
2、世袭臣服成为武力附属(商朝完成)
臣服有点像拜码头,没有太大的实际约束力。
商朝在大禹治水的功臣契(契就是名字)上发财。当商汤这一代人时,周围有越来越多的部落被臣服,基本上重现了夏朝。
商朝成立后,势力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渐从城邦联盟向封建国家过渡,商朝统治者的地位也逐渐从大部落领导向国王过渡。
[img]253914[/img]
但在商朝时期,生产力低下,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城与城之间有大量荒地。
虽然从形式上看是统一的,但实际上王权的分量是有限的,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
内服是商朝人本族的活动势力范围,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
[img]253915[/img]
这些附属国之所以能够臣服,不是因为大禹的个人魅力,而是因为军队。刀戈兵刃使臣服成为附属。
商朝的君主是国王,完成了建造皇帝的第二步。
[img]253916[/img]
3、武力附属变分封统一(周朝完成)
商灭周兴。
周朝仍然受到生产力的限制,国王无法管辖如此广阔的土地。实行分封制。
国王打下江山,把领土分成N多份,自己拿一份最大最好的,然后把其他领土分封给王室和英雄。
[img]253917[/img]
这些王室和功臣成为诸侯。
诸侯对周天子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王室安全等实际义务。
但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地方势力太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就是最好的例子。
周天子成了可有可无的玩具,有你是给面子的,没有你也可以继续玩。
周朝的君主是世界共主,完成了建造皇帝的第三步。
4、皇帝县(秦朝实现皇帝梦)分封统一变化
秦始皇最大的成就不是修筑万里长城,不是修筑灵渠,更不是书同文,车同轨。
但政治制度上的战略地位,这也是他可以被称为第一位皇帝的主要原因。
这个高屋位是郡县制。
[img]253918[/img]
郡县制是秦后整个封建时代的跨时代发明。
县制,与之前夏朝的部落臣服,商朝的内外服,周朝的分封,有着本质的区别。
此前,无论是臣服还是附属,土地所有权都属于各个部落,而非尧舜禹和夏商周。
[img]253919[/img]
但县制不同,土地是国家统治者,地方县守和县令由君主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秦始皇对各县守进行了考核,并派出县监或刺史监督员对各县守进行监督,各县还派出监督员对各县令进行监督。各县再派廷人监督下辖各乡。
确保秦始皇的命令直接到达最基层。大权掌握的叫皇帝!
[img]253920[/img]
这也是中国文明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普天下,莫非王土”。
地方自治力量消失,权力、税收、人才、物资等归朝廷所有,设立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皇帝的领导小组已经完成。
只有在县制的基础上,才能建设万里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
[img]253921[/img]
秦始皇接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县长和县长的命令。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施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的统一标准。
经过夏商周三朝的发展和探索,嬴政终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现了第一个皇帝的梦想!
秦始皇是第一个皇帝 以前王朝的君主不是皇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