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说起吴道子的话,大家一定都听说过。
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约生于公元680(永隆元年)
,卒于公元758(乾元元年)前后。少孤独贫穷,年轻时就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很快就辞职了。从事壁画创作的洛阳落后。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经和张旭、贺知章一起学习书法,通过观看公孙大娘舞剑,体验用笔之道。擅长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特别擅长佛道、人物,擅长壁画创作。
[img]253159[/img]
吴道子人物的生活
年少刻苦
吴道子出生于约公元685年(唐高宗时期)。他年轻时孤独而贫穷。他和书法家张旭、何志章一起学习书法,然后努力改进绘画,逐渐掌握了绘画的奇妙方法。由于他的努力和勤奋,当他年轻时,他已经“穷丹青”了。
公元709(景龙三年),魏思立晋升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逍遥公。这时,吴道子在他的下属做了一个小官员。他说:“好酒使气,每欲挥毫,一定要喝。”。后来,任瑕丘(今山东兖州)县尉。开元初年,吴道子不再当官,开始“东洛”。
入宫作画
因为他能“穷丹青之妙”,所以在画坛有点出名。公元713年左右,他被唐玄宗召到京都长安供奉,担任内教博士,并命令他“没有诏书就不要画画”。后官至“宁王友”。吴道子入内供奉后,多在宫中画画,有时还跟随玄宗到处巡游。有一次,他开车去东都洛阳,遇到了裴敏和书法家张旭。他们表演了自己的独特技能:裴敏擅长舞剑,立即舞剑;张旭擅长草书,泼墨,写书壁;吴道子还写作,“俄罗斯,如上帝的帮助”。
[img]253160[/img]
公元725(开元十三年),唐玄宗东封泰山,吴道子陪同。后来又到了泸州(今山西长治),车开过金桥,御路“曲折”。玄宗看到千里之间的“旗帜鲜亮,羽卫整肃”,非常激动,对左右侍从说:“张说‘勒兵30万,千里之间的旗帜,陕右上党,至于太原’。真才子也。左右都叫万岁。于是召来吴道子、韦无正、陈红等,命他们三人共同绘制《金桥图》。陈红主画玄宗的真面目和夜白马,魏武都主画狗马、骡驴、牛羊等动物,而桥梁、山水、车舆、人物、草树、雁鸟、器仗、帷幕等主题部分则由吴道子主画。画完《金桥图》,“时谓三绝”。
公元742-755(天宝年间),唐玄宗突然想起蜀中嘉陵江山清水秀,趣味盎然,于是命令吴道子乘驿传到嘉陵江写生。当我到达嘉陵江时,吴道子漫游在河上,俯瞰着它。这里有美丽的山川,一幕一幕地经过。当时的经历和感受深深铭记在心,没有画草图。吴道子游览嘉陵江山水后,回到长安,玄宗问他画画的情况,他回答说:“臣无粉本,并记在心里。玄宗命他在大同殿壁上画画。吴道子没有列出嘉陵江的山水表面,而是把握了嘉陵江一山一水、一丘一峡的迷人境界,即高度总结了这一带壮丽美丽的山川和自然特色,一日之间凝神挥笔。嘉陵江300英里的美景跳在纸上,玄宗称赞它。在此之前,大画家李(思训)擅长山水画,曾在大同殿壁上画嘉陵江山水画。虽然画得很精彩,但“几个月后就完成了”,不如吴道玄画得快又好。因此,玄宗颇为感慨地说:“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玄一日之迹,都是极其精彩的。可见吴道子画技高超,笔法娴熟。吴道子不仅擅长画山水画,还擅长画动物。他曾在大同殿画过五条龙,“林甲飞,每欲大雨,即生烟”,真是生龙活现。
[img]253161[/img]
晚年传奇
吴道子还活着,公元758-759(乾元年间)。卢棱伽是吴道子的门生,“乾元初,在殿东西廊下画行道高僧数堵”。后来在庄严寺三门画,“锐思张开,颇珍其妙”。看到卢棱伽的画,吴道子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就像自己的笔法一样,于是惊叹地说:“这儿子的笔力,当时不如我,现在就是我。是子也,精爽就在这里。“由于卢棱伽竭尽全力,煞费苦心地画画,过了一个月,他就去世了。乾元年间,吴道子已是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至于吴道子未来的生平仕履,由于史籍失载,无法考证。
吴道子卒约公元759年(唐肃宗时期)。
唐代绘画大师吴道子一生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