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宗赵曙的故事,
宋英宗赵曙(1032-1067年)是北宋的第五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的孙濮王赵允让的第十三个儿子。后来因为宋仁宗没有孩子,他继承了宋仁宗的继承人,并给了他一个名字叫赵宗实。
嘉佑七年(1062年)被立为皇太子,改名为赵曙。第二年,宋仁宗去世,赵曙登基为皇,为宋英宗。
宋英宗成为皇帝后,继续任命宋仁宗改革派重要大臣韩琦、欧阳秀、富碧等人,改革弊政,为国选贤;司马光还要求全权修订《资治通鉴》,指示书局设在崇文院,特别允许其借用龙图阁、天章阁、昭文馆、历史博物馆等书籍;宋英宗在位期间,与契丹辽西夏没有发生战争。
[img]249002[/img]
宋英宗在登基称帝之前,就听说过苏轼的名字,非常佩服他。他即位后,宋英宗想重用苏轼,就把苏轼召到翰林院,准备授予他知制高(中国古代起草诏书的官职)。
然而,宋朝的皇权并不强大,皇帝的皇帝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征求首相的意见。当时,首相是韩琦,宋英宗问韩琦,让苏石进入翰林院怎么样?
没想到,韩琦说:
“苏轼能成大器,将来必然会被皇帝重用。只要朝廷把他培养好,全国各地的文人学士都会为皇帝服务。到那时,没有人敢反对人们想要的东西。如果苏轼现在突然被重用,世界各地的士大夫可能会怀疑他的能力,这不利于苏轼的成长。”
[img]249003[/img]
宋英宗又问: “苏轼修起居注(中国古代专门记录帝王言行的史籍)怎么样?”
韩琦反对说: "修日居注与知制高官性质相同,官品接近,恐怕也不太合适。"
无奈之下,宋英宗不得不任命苏轼在历史博物馆(专门修史的机构)试用,然后制定计划。
不幸的是,宋英宗的寿命并不长。他只当了四年皇帝就去世了。宋英宗之后,宋神宗继位,宋神宗积极支持王安石倡导变法。
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一些激进措施。结果,由于“乌台诗案”,他被监禁了100多天,这一巨大打击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
苏轼即将被问及斩首。不仅苏轼政见相同的老人纷纷上书求情,甚至一些政见不同的变法派也劝神宗不要杀苏轼。当时,王安石已经隐居在金陵,并写了一本特别的书:“有圣人,杀人才?”
@ 宋代的“文字狱”案由王安石的“一言而决”。苏轼从轻发落,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大作家苏轼开始经历人生和仕途的低谷。
然而,让我们后代极其高兴的是,苏轼在黄州写了一篇名著——《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英宗称帝后曾想重用苏轼,韩琦为何在中间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