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汉中大胜后,刘备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颠覆。那一刻,他似乎看到了中兴汉朝的曙光。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他的二弟关羽不小心走错了一步,刘备集团开始走下坡路。
01人才流失严重
关羽率先发动樊城之战,关羽父子被杀,荆州数万人死亡,其余大部分投资东吴。
[img]245169[/img]
刘备班师回朝后不久,老将军黄忠死亡。正值壮年的军师法也不幸去世,这让刘备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他提议的北伐计划是随法埋葬的。
接下来的坏消息让刘备失去了理智。他不听众人的建议,坚决东征孙权。张飞接到大哥的命令,聚集团队准备出征。在此期间,他鞭打了将军,并被杀。
马超原本是刘备北伐的主力军,他因病没有参加东征,夷陵之战结束后几个月,也不幸病逝。
[img]245170[/img]
夷陵战争结束后,刘备的数万精英几乎被歼灭。马良死后,黄权被迫带领数千人归还曹丕。这两个人都很有才华,尤其是黄权。他们的观点不亚于法正。
可以说,老刘在两场战役中遭受了重大损失。
02如果不东征,能挽回多少损失?
总之,建安年间爆发了瘟疫,许多人死于这种流行病,比如建安的五个儿子。这种流行病很可能是在汉中战争期间由魏军传入益州的。
五虎将军中的黄忠、马超和谋士法正不排除被瘟疫感染。因此,无论刘备是否征服,他们都无法改变出生、衰老、疾病和死亡的命运。然而,如果张飞真的因为敦促军事物资而惩罚部长,他可能会逃脱。
[img]245171[/img]
樊城战争结束后,孙权担心刘备前来报复,并违背自己的意愿依附曹丕。后来得知刘备东征计划后,他派诸葛瑾写信解决双方矛盾。由此可见,荆州到达后,孙权无意与刘备再次作战。
如果刘备同意恢复联盟,孙权肯定会对刘备做出相应的补偿,以表达他的诚意,并很有可能把他送回刘备的荆州老部门。
[img]245172[/img]
这样,张飞、黄权、马良,再加上数万精锐,刘备在去世前仍有资本开拓领土。
那么,刘备除了东征还有多少选择呢?
益州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老刘的选择不多,除了东征,只能北伐。
如果刘备选择北伐,他获胜的概率应该高于诸葛亮。
@ 夷陵战役中死去的数万士兵都是蜀国精英,他们在战场上经历了很长时间。不久前,他们刚刚在汉中战场上与魏军作战,实力远高于诸葛亮北伐时的人群。
@ 刘备北伐,张飞、魏延主攻,黄权守卫汉中,诸葛亮在成都调度粮草等后勤物资,使刘备不会粮尽,被迫撤军。
@ 刘备必须清楚地考虑如何战斗。我记得每次老刘出去,顾问都会给他上、中、下三个选择。庞统和法正也是如此。这一次,诸葛亮和黄权都在那里,他们一定会做好计划。
[img]245173[/img]
虽然蜀国被困在笼子里,但只要刘备手里还有精英,就有回旋的余地。根据蜀国的地理位置,大约有三种策略可供考虑。
上策:如果你不能帮助孟达,你可以派张飞和黄权回到上庸、房陵等地。同时,你可以和孙权一起攻击襄樊,然后占领南阳、襄樊和江夏,其余属于刘备。
[img]245174[/img]
孙权一旦有了这两个地方,长江防线的压力就减轻了一半以上,占据了淮水的上游。可以说,这是他梦想夺取的重要场所,他将不可避免地全力以赴。
刘备获得南阳后,不仅多了一块巨大的耕地,还有北略曹魏的机会:东可攻徐都,北可攻洛阳,西可达长安。其战略地位甚至优于南郡。
如果曹魏不能守住南阳,黄河以南的土地将失去保障,世界形势可能会彻底改变。
[img]245175[/img]
中策:与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计划基本相同。但可以考虑夺取汉中西侧的武都和阴平县,作为攻打陇右地区的桥头堡。然后,走出祁山路,占领上营,守住街亭,平定陇右地区,驻军屯田,为东征关中平原做准备。夺取陇右后,可派张飞重兵驻扎在上营,对付曹魏的张和。
下策:从褒斜道攻关中,如果对方坚壁不战,基本上还是粮尽而归的套路。
[img]245176[/img]
如果孙权接受了刘备的最高政策,曹魏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就像关羽淹没禁令七军一样,这将震惊曹魏的朝野。只要孙刘联盟坚不可摧,关中很有可能落入刘备的口袋,黄淮地区就落入孙权的手中。
然而,如果曹魏被孙刘合伙摧毁,蜀国和吴国将重演秦朝末年的楚汉争霸。谁会笑到最后?老刘可能不会忍受那一天。据估计,他仍然是孙权。你怎么认为?
如果刘备没有攻打东吴,刘备就不会攻打东吴 刘备有机会统一三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