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不断发展,让大家摆脱历史的迷雾,回到刀光剑影的时代,看看李燕的故事。
蜀汉张武两年(222年)8月,刘备战败夷陵,退役白帝城。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回到成都。223年6月,刘备在去世前做了一些安排,以诸葛亮和李燕为托孤大臣。《三国志》记载:张武两年,先主征永安宫,崇尚书令。三年来,先主病,严与诸葛亮,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保,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img]244466[/img]
诸葛亮是蜀汉宰相。刘备托孤给他是很自然的,但李燕的任命有点突兀。李燕以前在当地工作过,从来没有在中心担任过重要职务。在托孤之前,李燕是辅汉将军,也是前卫。从太守到尚书令和控制兵权的中都保护,李燕的步伐有点大。那么,为什么刘备临终托孤突然重用和提拔李燕呢?原因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让我们分析一下。
刘备的核心团队长期跟随关羽、张飞、赵云等元从派,以及诸葛亮领导的荆州集团。这两个派系的核心利益基本相同;在刘燕和刘张的父子时期,益州一直存在东州军和益州本土派之间的争端。214年刘备进入宜州后,除了原来的元从派和荆州集团外,蜀汉还有更多的东州集团和益州本土集团。
[img]244467[/img]
先来看看什么是东州军:东汉末年,诸侯混战民不聊生。除了远离中原的交州,刘燕和刘章父子长期经营的益州(包括汉中)相对稳定,很多失去家园的流民涌入益州,其中战争频繁的关中地和世界上最大的县南阳县的流民最多。这些流民是刘燕父子用来编织和训练的,所以东州军应运而生。这是刘燕父子用来制衡强大的益州本土派的重要力量,其中李燕、吴懿等人是东州军的代表。
刘备进入宜州后,迅速吸引东州军为自己使用。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刘备娶了东州军的代表人物之一吴毅的妹妹,也就是刘张的寡妇吴。然而,元从派和荆州派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虽然益州本土派受到三方的压制,但仍有一定的发言权,几支势力之间的矛盾并不十分突出。
然而,在关羽失去荆州和刘备击败夷陵后,元从派和荆州派遭受了重大损失(刘备攻击吴的主要力量是荆州出身的人,如冯习、张南、傅周等),包括关羽、张飞、黄忠、马亮等一大批将军和谋臣相继去世。仅仅依靠元从派和荆州派就无法强行压制宜州本土派,此时,刘备迫切需要加强和吸引东州军!
就这样,刘备战败夷陵后意识到了这一点。首先,222年拜东州军的领军人物李燕是尚书令,223年去世前被任命为中都护。他是诸葛亮下的第一个人。
[img]244468[/img]
而且从李严留镇永安我们也可以看到刘备的良好意图:魏燕守卫汉中,防备曹魏。诸葛亮在成都中心领导全局。李燕在永安防备东吴。在东州军的配合下,元从派和荆州派仍然可以压制宜州本土派。至于李燕,他被废为平民。虽然诸葛亮死后有蒋婉、费毅、董云等人的努力,但益州本土派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后话是占据蜀汉后期朝中上风。
有些观点理所当然地认为,刘备临终前的晋升和重用李燕是为了约束诸葛亮。可能有这个因素,但真正的原因并不是那么简单。刘备临终前重用李燕的关键原因是联合拉拢东州军,共同压制宜州本土派。
为什么临终托孤的刘备会重用和提拔李严?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