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史思明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想到安史之乱,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安禄山,至于另一个主角史思明,人们提到的次数并不多。
安禄山和史思明也在755年开始叛乱。他们都在叛乱中自称皇帝。最后,他们的儿子谋权篡位。即使与记录相比,史思明在战争中也比安禄山更好。
那为什么安禄山比史思明更出名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事实上,与正史相比,人们更关注趣闻故事,安禄山的故事性更强,但史思明的故事并不多
杨玉环是唐玄宗故事制作的主流,人们更关注她。作为杨玉环的干儿子,安禄山自然吸引了更多的关注。
[img]239991[/img]
公元744年,安禄山成为平卢节度,有资格上朝议事。通过朝中人脉,安禄山爬上了杨家的“大树”。安禄山善于讨人喜欢,成为杨玉环的养子,但按年龄来看,杨玉环比安禄山大16岁。
爬上这段感情,安禄山在李隆基心中的地位更高,在朝堂中的地位也更强。
为了取悦李隆基,安禄山故意说,在胡人眼里,母亲比父亲更重要,哄李隆基当场向杨家的年轻一代和安禄山结拜;史思明刚才遇到了安禄山的关系。
与安禄山站在“娱乐制造”的前沿相比,史思明仍然在安禄山的手下,没有引人注目的故事。相比之下,人们对安禄山的关注度要低得多。
当安禄山与军队发生叛乱时,史思明只是安禄山的手下,不管他有多勇敢,他都只是他的手下
安禄山取悦李隆基十多年,在此期间积累了大量叛乱资本。公元755年,安禄山结束了他用300多公斤“肉”跳舞哄李隆基的幸福生活,并正式向唐朝宣战。在安禄山的领导下,“安史之乱”拉开帷幕,唐朝开始了八年的动荡生活。
[img]239992[/img]
然而,安禄山开了“安史之乱”的头。此时,史思明只是安禄山手下的猛将,负责帮助安禄山开拓领土。史思明在这场叛乱中非常勇敢,赢得了许多美丽的胜利,但这些功劳最终都在安禄山的头上。毕竟,他是叛军的领导者。
至于史思明的功劳,安禄山自然会为他结算。这就是主将和手下的区别。
八年安史之乱,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前几年,后几年关注的人就少了。
叛乱后,安禄山形势良好。不到一个月,他就赢得了唐朝的几块领土。第二年,他在洛阳登基,成为皇帝。事实上,安禄山起兵的第二个月就登基了。他的叛乱发生在755年11月,安禄山登基于756年正月初一。
[img]239993[/img]
史思明登基于759年正月,距离安史之乱的平定还有不到4年的时间,距离安禄山登基已经3年了。而且史思明没有登基称帝,而是被称为大圣周王。直到759年4月,安禄山才独立成为大燕的皇帝。而且安禄山先用大燕这个国号。
但在这个时候,安史之乱基本上就要结束了,人们的关注度也下降了。就像唐朝建国289年一样,人们的关注都在前面,安史之乱的关注也集中在前面。
从公元755年到公元763年结束,安历史之乱持续了8年;安禄山只活跃在前两年。公元757年,安庆绪通过侍卫李猪杀死了安禄山。然而,安禄山很有名,是叛乱的领袖。人们对他的讨论比史思明更受欢迎。
为什么安禄山比史思明更出名?史思明不也是主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