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南宋书生虞允文:以18万破金国40万采石之战

今日为大家带来南宋书生虞允文一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近偶尔听到南宋禹允文18万破金国40万的典故。其实以不到2万兵力破金国40万大军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大部分只是评书人口中的一句话。如果是这样,大宋就不会被金国蹂躏成那么惨了。现在历史上有一句话叫于允文令南宋再延续一百年,肯定只是夸夸其谈。

南宋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但在这样的环境下,仍有杨家将、潘美、狄青、岳飞、韩世宗、于云文、吴林、吴杰、张世杰等众多名将诞生。其中,于云文在其中更为突出。他的成就不低于岳飞。他可以说是一个扭转南宋国运的人。

"采石之战名天下!"

[img]237620[/img]

据说绍兴31年(1161年),金国海陵王完颜亮篡位为帝。他一直钦佩中原文化,垂涎江南。因此,掌权后,他率领40万军队(一说60万,一说就有百万人),试图将军队南下摧毁宋朝。金军一路势如破竹,宋朝政权岌岌可危。

此时,虞允文被任命为监视江淮军马府参军,并派往采石集奖师,而海陵王大军此时正计划通过采石集渡过长江。当虞允文到达采石矶时,不想负责督军的教练早已弃军逃跑。现在虞允文一来,士兵们就请他代为教练。余云文这次是为了奖励老师,没有保卫土壤的责任,但面对这一幕,经过思考,他接管了指挥权,暂时成为了教练,并在战前训练士兵:“如果小偷穿过河,他会逃到哪里?现在大江由我军控制,如果有长江天险,为什么不能死里求生呢?更何况朝廷养兵30年,为什么不能为国分忧,与敌血战报效国家?一番话说完,军心振奋,大家高喊愿尊主帅的命,与贼血战。

随后,于云文将长江各地无所统辖的军队聚集在一个地方,以1.8万宋军和40万金军在采石集决战。

于云文知道自己在兵力上远不如对方,于是利用地形,用火攻打破了对方。他在这场战争中击败了金军,赢得了著名的“采石大胜”。

后来,抗金老将刘琦握手说:“朝廷养兵千日,竟使书生立功!”以此而闻名。

[img]237621[/img]

“采石大捷”切断了海陵王的野心,使他失去了军队和将军,极大地伤害了他的活力。不久之后,海陵王在抑郁中死于金国的政变。

“可叹英雄不逢时!”

于云文胜利而归,受到朝廷的赞扬,后来与吴林再次北伐中原,曾收复陕西六郡。

不幸的是,宋孝宗即位后,因误信奸臣史浩、汤思退的诽谤,对虞允文产生了怀疑,怕他功高震主。

于是下令川陕宋军退兵,虞允文此时战意正盛,自然不想这样回师,于是多次上书,以为陕西不能弃。

宋孝宗也被他感动了,但最终还是听了主和派的意见,强迫他退役。以至于北伐的功败垂成。

陕西六县退出收复的第二年,金军真的再次挥手,把这些地区占据了自己的地位。宋孝宗后悔了,但为时已晚。

[img]237622[/img]

余云文回到老师身边后,不再被重复使用。他哀叹南宋的弱点,所以他整天都很沮丧。他死后,宋孝宗手下没有人能将军再次有能力北伐,所以北伐的想法完全被放弃了。

如果你仔细品味,南宋并不是没有优秀的将军,而是在南宋的制度下,似乎优秀的将军会被朝鲜小人物的诽谤所打败。但幸运的是,余云文并没有像岳飞那样死于“不必要”的指控,而是死于抑郁。

这也是他在南宋的庆幸....


南宋书生虞允文:以18万破金国40万采石之战南宋书生虞允文:以18万破金国40万采石之战

,,,,,,

  • 赵光义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宋太宗继位之谜
  • 赵光义的真名是赵匡义。后来,他改名为赵光义,因为他避开了他的兄弟宋太祖。在他的兄弟中,除了早逝的人,他排名第一。他比...

  • 出身武官的枢密使狄青:宋代唯一一个以文制武的例子
  • 五代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唐废帝从柯,后周太祖,都是军队拥立的。当时,军队几乎形成了建立皇帝的习惯。回顾这种习惯的来源...

  • 宋太祖暴死谜雾是情杀?还是权利的争夺而死的
  • 在历史中为了皇位,可以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只为了那无上的皇位。在历史上有个朝代定了一个兄终弟继的规矩,这就造成一位伟...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

  • 一条杆棒等身齐:揭开太祖赵匡胤的武功有多高
  • 太祖赵匡胤出生于军人世家,他的父亲赵弘殷在后唐时期就掌管禁军,后因战功升任护圣都指挥使。都说虎父无犬子,赵匡胤的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