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汉寿亭侯的官职,
引言
《李鸿章传》中载道:“时代造英雄,英雄造时代。”烽火连天的三国,就是这样一个造英雄的时代,桃园三结义中的关羽是一个难得的英雄。
01
《三国演义》说:...在数百万军队中拿起将军的头,比如探索袋子和物耳。”这句话就是桃园三结义中的关羽所说。关羽的时代英雄齐聚一堂,英雄辈出。他是一个快乐的武士。
轻敌是兵家的禁忌,但关羽却以轻敌而闻名。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曹操地盘白马,军情告急。为了了解白马的围攻,曹操巧妙地使出了一个计划——东击西,调虎离山。后人都知道战斗的结局,曹操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在这场战斗中,关羽作为一名偏将军,一举成名。
[img]237376[/img]
▲关羽剧照
在这场对抗中,关羽作为先锋,与袁绍的将军颜亮作战。面对曹军的诡计,颜亮不得不匆忙应战,但时间不等人,战场变化迅速。当颜亮反应过来时,关羽已经疾驰而来,颜亮的头落地,袁绍军大败!战争结束后,朝廷奖励关羽为“汉寿亭侯”。关羽非常珍惜这个头衔。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关羽经常提到它。
02
那么,“汉寿亭侯”是什么样的职位呢?事实上,“汉寿亭侯”不是官职,而是头衔。关羽的官职是将军。那么,为什么关羽多次提到头衔而忽视官职呢?官职和头衔有什么区别?
[img]237377[/img]
▲关羽画像
职以能授,爵以功赏——这就是古代爵位和官职的区别。在古代,官职是一种行政制度,有上下级,需要考核。一般来说,它是通过选拔来决定的,不能被世袭忽视。不同的是,爵位是根据个人信用奖励的,是荣誉的象征。有一个爵位意味着这个人或他的祖先为朝廷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很多爵位都可以世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父死子继。除上述差异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有爵位的人一般都有官职,但有官职的人可能不会有爵位,这说明爵位更是难得。
[img]237378[/img]
▲李广雕像
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西汉时期的李光将军。《出塞二首》中写道:“但让龙城飞行,不要教胡马度阴山。”可以看出,飞行将军李光为西汉王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即便如此,他一生中也没有获得任何头衔。然后是张飞,他和关羽同时代,在关羽封侯20多年后才被封存。
03
现在你应该知道为什么关羽如此重视他的“汉寿亭侯”头衔。关羽的头衔是通过真正的军事成就获得的,被汉朝或历史认可,是正统的。
[img]237379[/img]
▲刘禅下诏追溯关羽为“壮缪侯”
那么汉寿亭侯的头衔有多大呢?商鞅变法时,将头衔分为二十等爵,汉承秦制,略有变化。到了东汉,等候的封地已经不如以前了。《后汉书.百官志五》:“列侯...功大的食县,小的食乡亭。”但是瘦骆驼比马大,关羽的头衔还是很高的。蜀汉景耀三年(公元260年),关羽被追溯为“壮缪侯”。
[img]237380[/img]
▲关羽败麦城图
那“汉寿亭侯”和“壮缪侯”有什么区别呢?“壮缪侯”的评价客观吗?《大明嘉议大夫刑部左侍郎新吾吕君墓志铭》记载:“善恶在我,毁名由人,盖棺定论,无借于子孙之乞。可见中国人对背后的评价还是很讲究的。总的来说,关羽的“壮缪侯”是非常客观中肯的,“壮”一般指武而不遂,而“缪”则名不副实。
关羽可以淹没七支军队,震惊中国。可以看出,他有一些能力,但不幸的是,他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此外,关羽对荆州的粗心损失给蜀汉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他的名字是合理的。
结语
关羽一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蜀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荆州最终的粗心损失也给蜀汉造成了重大损失,但具体问题仍需具体分析。当时,关羽面临着曹魏和孙吴的联盟,实力差距很大。关羽独自对抗敌人的勇气值得称赞。因此,虽然荆州输给了关羽,但它仍然可以说仍然很荣幸。朝廷密封的“汉寿亭侯”是其武功战略的最好证明。
参考资料:《李鸿章传》《三国演义》《后汉书》《百官志五》《大明嘉议大夫刑部左侍郎新吾吕君墓志铭》
汉寿亭侯是什么样的官职? 为什么关羽总是把这个官职挂在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