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提到李大亮,我总是想到电视上的那个,所以我必须详细告诉你
唐代的许多开国将军都从瓦岗寨投奔到李唐阵营,如秦叔宝、程咬金、李积等。此外,李大亮可能在能力上不是很出众,但他的素质值得世界尊敬。
李大亮是真正的官宦子弟。他的曾祖父曾经是北魏的尚书,负责北魏的所有钱粮,可谓财神。后来到了隋朝,他的父亲也是隋朝的高级武将。李大亮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能文能武。没有隋末起义,他应该继承父亲的事业。
[img]236135[/img]
隋朝末年,杨迪皇帝横征暴敛,年复一年,人民怨恨沸腾,起义在各地爆发。其中一名以李密为首的瓦岗寨义军很快接近洛阳。当时,洛阳是帝国的陪同之都,将军是庞宇,李大亮在他的账下听。
庞宇看到瓦岗寨虽然来势汹汹,但觉得都是乌合之众。他认为只要抓住李密,就能一举击败瓦岗寨。于是,他派李大亮组建一支敢死队,趁夜偷袭李密的营账。
当敢死队摸进瓦岗寨大军的营账时,已经埋伏在一边的瓦岗大军措手不及。战斗很快就结束了,战俘了100多人。显然,庞宇轻视敌人。他没想到瓦岗寨会有这样的战斗力。
古代战争不同于现代战争。对战俘没有优惠政策。你知道,在军事力量混乱的时代,除了军事力量,最重要的是食物。它俘获了100多人,但那些需要消耗大量食物的人应该小心他们的抵抗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杀死他们,以避免未来的麻烦。
于是,李密派张碧去处理这些战俘。张碧杀死了其他囚犯,但他对李大亮很感兴趣。他的勇气和气质是不同的。张碧不愿意杀了他。他还整夜与他详细交谈,发现这个人有勇气、足智多谋和非凡的勇气。于是李大亮决定投靠瓦岗寨留在张碧手下。
随着各地起义军的不断壮大,他们也在征服和合并。虽然李密的瓦岗寨声势磅礴,但最终还是输给了王世充,投靠了李渊。此时的李大亮并不显眼,也没有引起李唐高层的注意。
之后,李大亮被朝廷派往北方当县长。当时是唐初,文武大臣的职能不是特别明确,这种安排比较常见。在他任期间,他克己奉公,勤政爱民,当地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盗窃贼消失。李世民路过这里后,欣赏他,特意为他表演。
[img]236136[/img]
当时,唐朝北部经常面临突厥骑兵的干扰。李大亮的县位于两军之间。面对突厥人的侵犯,李大亮权衡利弊,决定独自劝说突厥人。当他独自来到突厥营时,突厥将军被他的勇气所打动,他为了表达和平的诚意,杀马宴请突厥将军,解决了刀兵的灾难。
李渊知道后,他劝退突厥,认为他可以用得很好,并将他调回军队担任金州总管府司马。荆襄地区发生叛乱后,朝廷派他平叛南方领土。
李世民称帝后,将李大亮调到北方,负责西北军事,攻打吐谷浑。吐谷浑可汗娶了隋朝公主,一直敌视唐朝。李世民以李靖为帅,带领李大亮等人攻打吐谷浑。
很快,唐军大杰俘虏了吐谷浑的许多贵族和士兵。唐朝支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李大良的军队共同管理西北。后来,北方叛军薛延陀犯下了罪行,李大良率领军队打败了他们。
作为一代明君,李世民才华横溢,但他也伤透了继承人的心。他需要选择忠诚能干的肱骨大臣来帮助唐朝的储君。李大亮无疑是最合适的。
[img]236137[/img]
他可能没有李静和李积那么出色,但他一生都很勤奋,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的善良,重视自己的感情和正义。这种行为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还记得张碧吗?
虽然张碧也是朝廷的官员,但他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官员。李大亮走出将军后,发现张碧的家庭陷入了困境。他想把所有的财产都给他,只是为了报答当年的救命之恩。他还向朝廷写了一本书,想把所有的官方职位都给张碧。李世民被他们的友谊所感动,所以他提拔和重用张碧,以免李大亮捐赠所有财产。
李大亮当官多年,一生诚实善良。他不仅释放了奴隶,还帮助了许多贫穷和孤独的人。李大亮59岁去世时,由于家庭贫困,没有合规的葬礼仪器,只有十几个孤儿被他抚养长大。
听到这个消息,李世民痛哭不已,下令朝廷好生抚养那些孤儿,并给李大亮诺葬于昭陵,死后的头衔是“易”。
李大亮的一生是什么样子的?瓦岗寨名将,李世民送他陪葬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