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谁是王仙芝?开启了大唐的毁灭程序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整理了王仙芝的相关内容。我想知道它是否能帮助你扩展一些知识?

唐末有三大危害:宦官、藩镇、起义。宦官乱政导致唐朝中央烟雾弥漫,地方藩镇分离导致国库空虚。最糟糕的是席卷唐朝大部分帝国的黄巢起义,给了唐朝“破房子”的最后一步。

在唐末起义的烽火中,一个叫王仙芝的人拉开了唐朝灭亡的序幕,为黄巢、朱温、李克用等人的粉墨出现做好了准备。

唐朝政府“官逼民反”,“黑社会”揭竿而起

唐末,天下藩镇的割据形势已成定局,强如魏波、河东等藩镇的割据方。百年来,连中央朝廷都不敢碰它;其中,弱者也有自我保护的力量,敢于对抗中央政府。税收被当地藩镇拦截,只是象征性上缴的一小部分,导致唐代中央政府财政短缺。

[img]234797[/img]

唐代最后一次税制改革后,两项税法启动,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且导致地方官员对人民的剥削更加严重,人民的怨恨一点一点地沸腾。

为了维持唐代中央政府的财政,盐、铁、茶等政府官方行业自然成为救命稻草。唐代政府不断提高盐的价格,以至于当时没有人能负担得起官方盐,这间接促成了当时的一种非法民间走私人员——私人盐贩子

盐铁专卖

不要低估那些贩卖私盐的人。他们都在与政府作斗争。他们都是死人。一旦他们抓住那些贩卖私盐的人,等待他们的人就会有一个非常悲惨的结局。

汉武帝时,私盐贩子“钛左趾没有入其器物”。“钛左脚趾”是在左脚趾上挂一把6斤重的铁钳。“没有其器皿”是没收生产工具,煮盐的工具在当年也相当有价值;唐代“淮北置监院十三”,私盐贩子要杀头,连相关官员都要坐;五代盐法最酷,卖私盐一斤一两就可以正法了;宋代稍宽一点,无非是三斤或十斤杀头的标准。

换句话说,古代卖私盐等于现在卖毒品 ,卖私盐的团伙相当于黑社会。其中一个叫王仙芝,是当时黑社会团伙中的“龙头老板”。

[img]234798[/img]

两年来,关东的旱粒没有收获。唐朝政府不仅没有救灾,而且继续增加税收和粮食征收。关东的人民没有办法生存,只有相反!

虽然人们有叛乱的决心,但他们没有叛乱的经验,也没有人能站起来领导每个人。于是叛徒自发地开始接近王仙芝,一个私人盐贩子,并推荐他为首领。

“均平天补大将军,六品乌纱可归唐

王仙芝从濮州濮阳发出号召,谴责唐政府赋税重,赏罚不平,自称“均平天补将军”、带领起义军攻克曹州和濮州,统一了海内所有的豪都。在曹州加入他们的人更出名。他是黄巢

至于淮南,剽窃十多州,多者千余人,少者数百人。

起义军一度烽火燎原,北起山东南至淮南,起义军到处烧官、放官粮、杀官差,唐政府对此十分恐惧,准备镇压起义。

朝廷命令淮南、忠武、宣武、义成、天平五军节使分别征集强盗;加封左散骑常侍曾元裕为招募副使,出守东都;调节台宁节使李侃、凤翔节使令狐,选步兵1000人,骑兵500人防守陕州潼关。虽然朝廷兴师动众,但各位士兵都在观望。王仙芝连续攻占汝、营、复三州,抓住刺史王镣。

王仙芝的起义军在中原横行一段时间。唐朝政府只能想办法“招安”,于是派官员谈判。唐朝政府答应给王仙芝一个“左神策军牙将”的官员。这个官员相当于什么?是六品小官,唐朝遍地都是。

王仙芝没有坚持自己的“革命本色” ,对左神策军牙将的官职沾沾自喜,幸好黄巢及时提醒他,让他“回到正轨”。从此,王黄两人分开作战,继续起义。

后来朝廷招安黄巢的时候,允许他一个三品节度让黄巢不干,可想王仙芝有多“贱”。

[img]234799[/img]

王仙芝的战死是大起义的开始

虽然王仙芝继续他的叛乱事业,但他仍然渴望“招聘安全”。于是他派信使联系唐政府,但信使被唐官抓获后斩首,彻底切断了招聘安全的道路。

王仙芝终于下定决心造反。在进攻湖北时,5万起义军被唐军主力包围。王仙芝在突破过程中死亡,剩下的部队都交给了南方的黄巢。

从中原到岭南,从岭南到浙东,再从浙东到长安,一场著名的黄巢起义才开始。

与刘邦、朱元璋等人相比,王仙芝远远落后,根本没有资格进入历史英雄榜;黄巢太残忍了,人心丧失,被唐朝摧毁,成为历史上的过眼云烟。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正是王仙芝这样的人,才有了改朝换代,才有了天下兴亡。


谁是王仙芝?开启了大唐的毁灭程序谁是王仙芝?开启了大唐的毁灭程序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