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为什么不阻止刘宗敏的所作所为?我们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方面,我们可能无法阻止它,另一方面,我们可能默许这样做。那么事情的具体发展是什么呢?这一切都应该从李自成和刘宗敏与李自成的关系开始。
[img]234333[/img]
据估计,大家都听说过刘宗敏的地位可能不如李自成、吴三桂、张献忠等。然而,如果他对大顺政权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将发挥特殊的历史作用。
刘宗敏从小就家境贫寒。事实上,如果普通人不到最后一步,就不可能抵抗朝廷。穷人真的做不到。他的父亲选择抛弃他的母亲,选择自杀,因为他被政府强迫纳税。他的母亲无法养活他,所以她不得不带刘宗敏沿街乞讨。不久之后,他的母亲在饥寒交迫的日子里去世了。刘宗敏把所有的怨恨都指向了末日的朝廷。
12岁或13岁时,刘宗敏去铁匠店学习打铁技巧,在周围地区非常有名。崇祯七年来,李自成的叛军刚刚经过陕西蓝田。刘宗敏,一个讨厌朝廷的人,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叛军。由于他敢于在战场上战斗和战斗,他受到了李自成的高度赞赏。当李自成成为国王时,刘宗敏在叛军中担任重要职务,深受李自成的信任。
[img]234334[/img]
崇祯十一年,朝廷安排洪承类等人镇压农民起义。洪承类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角色。他不仅打败了农民起义军,还打散了李自成的家人和军队。此时,只有刘宗敏和十几名骑兵跟随李自成来保护他。刘宗敏是李自成的关键人物,这对李自成后来的东山起到了重要作用。
崇祯十三年来,朝廷派军队包围了商洛。刘宗敏选择杀死家人和李自成,与明军背水一战,直奔河南,以免战败后家人受到侮辱。当时,河南有更多的灾民和饥饿的人。到达河南后,他们有效地补充了农民起义军的战斗力。在河南,他和李自成杀死了福王,以表达他们对抗朝廷的决心。他们没收的部分财产被分配给农民,以赢得人们的心。
[img]234335[/img]
后来,在刘宗敏等人的帮助下,李自成成功地建立了西安,建立了新的大顺政权。刘宗敏因功劳大而被封为侯。刘宗敏率领部分军队继续赢得山西,成功与李自成在北京会面,占领北京,导致明朝灭亡。崇祯皇帝自杀。
刘宗敏、李自成等人占领北京城后,迫切需要银两来维持军队开支,毕竟打仗就是钱粮。因此,对刘宗敏的所有暴力措施也视而不见。为了搜钱,刘宗敏煞费苦心,挨家挨户地搜查明朝官员的家,把以前的一切都带走了。如果你没有钱,你需要忍受刘宗敏的酷刑。就这样,刘宗敏搜了7000多万白银,把它们压成银块,运到西安老巢。
然而,刘宗敏在北京的所作所为远不止这些。换句话说,李自成军队进入北京的所作所为显示出政治眼光短浅。只关注眼前的快乐,没有长远规划下的发展。
[img]234336[/img]
李自成本人在起义初期非常谨慎,更注重谨慎,珍惜自己的声誉。但在首都之后,它开始逐渐腐烂。整天喝酒,抚养了大量的妾和美女,沉迷于声音,喝酒很开心。
起义军大多是农民。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华丽的房子、美丽和金钱。大量的金银珠宝让他们眼花缭乱,很快就忘记了起义的初衷。名义上是追回赃物,实际上是分享赃物,破坏了军事纪律,影响了人们在首都的地位,使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失望。这一切都不是刘宗敏一个人做的。这就是所谓的上下效应。
毫无疑问,李自成似乎已经忘记了关外的吴三桂,吴三桂已经开始与清军合作。吴三桂需要用清朝的力量复仇,而清军需要用吴三桂来对付残余势力来完成伟大的事业。
[img]234337[/img]
还有野史记载,刘宗敏竟然抢走了吴三桂的妾陈圆圆,导致吴三桂投降清军灭李自成。吴三桂大军压境时,刘宗敏还在自己的宅院里享乐。李自成命令刘宗敏出兵,但刘宗敏顶撞李自成,问为什么只有你能享受,不去前线打仗?刘宗敏用很多借口搪塞李自成,李自成别无选择,只能答应刘宗敏一起出征。之后,李自成和刘宗敏等人在京城享乐了一个多月,才匆匆出征。
要说刘宗敏在战争中也有两把刷子,在山海关和吴三桂的明军之间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吴三桂和其他人早已失去了他们的国家,尤其是失去家人的狗。另一方面,明末国力较弱,士兵战斗力较差。刘宗敏甚至向一些军队投降了吴三桂的军队。看来吴三桂的失败是显而易见的。
[img]234338[/img]
清军看到战场上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果断地干预了战场。清军的铁骑兵冲走了大顺军队的阵型,战场上的情况立即扭转,导致大顺军队惨败。后来,当大顺军队逐渐撤离北京时,军队内部也发生了很大的冲突,刘宗敏也在九宫山战役中被俘并杀害。
进入北京后,李自成进入北京城 为什么李自成不阻止刘宗敏的所作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