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孟尝君的故事吗?
说到孟尝君田文,很多人会想到他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国四君子”之一。既然有这样的称号,关于孟尝君的故事很多,故事中的孟尝君基本上是一个典型的“君子”形象。换句话说,这么多年来,人们对孟尝君的印象一直很好,认为他就像故事中的君子。但是一个人怎么会这么简单呢?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暴君实际上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事情。古人的形象或多或少受到后人思想的影响。你知道历史上真正的孟尝君是什么样的人吗?为什么很多人说孟尝君实际上是一个与人们认识的完全相反的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img]229481[/img]
1.孟尝君简介
孟尝君是田文(-公元前279年)。
桂姓田,名文,“战国四君”之一(注:战国四君又称战国四公子),战国时期齐国贵族,齐威王田因齐之孙,靖郭君田的儿子,齐宣王田辟疆的侄子。
由于封袭其父爵于薛(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张汪镇),又称薛公,孟尝君。
依靠父亲留下的丰厚资产,孟尝君在封地薛邑广招各国人才,门下有数千名食客。
秦昭王求贤若渴,听说孟尝君的名气,便想把他招到秦国来,封为丞相,很快就逃回来了。
后来是齐民王相国。曾与韩、魏联手击败楚、秦。七年前(前294年),齐民王因贵族田甲叛乱被民王怀疑,谢病归薛。他很快跑到魏,任相国。曾西合秦、赵、燕共伐破齐。
齐襄王立,田文遂保持中立,不久与莫联合相秦。诸子死后争立,领土薛为齐、魏共同攻灭。
刘邦平定天下时,孙子田陵、田国改为薛氏,定居沛郡竹邑。
[img]229482[/img]
2.真正的孟尝君是什么样的人?
孟尝君是齐国贵族,齐威王的孙子,战国四大著名公子之一,家里有3000名食客,权倾朝野,名满天下。
在人们的印象中,孟尝君最大的特点就是忠诚,朋友多,以至于后人经常用“交朋友胜孟尝”来形容一个人的朋友。后世有很多人称赞孟尝君,甚至很多人把孟尝君当成偶像。
然而,真正的孟尝君是什么样子的?他真的值得钦佩吗?本文以《史记》中孟尝君的记载为基础,向您展示一个孟尝君,可能会破坏你的三种观点。
孟尝君的父亲有40多个儿子。孟尝君是妾,地位很低。此外,他出生在农历五月五日。据说这一天出生的人对父母不利。他从小就被忽视,精神创伤很大。然而,孟尝君的兄弟们并不成功。他自己也很聪明。长大后,他的父亲逐渐喜欢上了他。后来,在家庭的强烈建议下,孟尝君成为了家庭领袖的继承人。
孟尝君喜欢交朋友,从不区分所交人的性格,即使是有罪的人,或者黑社会分子,他也敢交朋友。他交朋友的另一个特点是,无论你是谁,地位如何,都要平等对待,没有高低之分。他很有钱,足够他交很多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千上万的门客。然而,这些人看起来像朋友,实际上只是他的“鹰狗”。后来,孟尝君在齐国失势后,他的门客都离开了他,等他恢复了相位,这些人又回来了。这样势利的门客,算什么朋友?
有一次,在宴会上,一位门客怀疑孟尝君对门客分等级。有些人在盘子里有更多的肉,得到更少的肉。他对孟尝君不满,批评孟尝君。孟尝君给他看了盘子里的肉。他发现孟尝君盘子里的肉和他自己的一样多。他非常羞愧,自杀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孟尝君并没有阻止这个人自杀。这是忠诚的。
孟尝君曾经经过赵国,赵国的平原君以很高的规格招待他。孟尝君很有名,这件事在赵国引起轰动,离开平原君家后,许多赵人跑出来看他长什么样。看到孟尝君的长相后,有人嘲笑孟尝君的矮小,不够伟大。孟尝君对此非常愤怒。之后,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孟尝君的门客竟然一下子杀了赵国几百人,几乎杀了一个县。心胸那么小,不考虑是否破坏齐赵关系,有多暴力,有多血腥,有多仁义?
孟尝君在齐国的势力越来越大,对国君构成了威胁。后来,齐闵王不想让孟尝君继续担任相国。孟尝君非常不高兴,所以他跑到魏国,担任魏国的相国,与秦国和赵国一起与燕国作战。如果不是田单后来用火牛阵逆转天地,齐国几乎被燕国摧毁。你想不到因为个人利益而废除国家的孟尝君?
孟尝君死后,儿子们争位,被齐魏共同杀害,没有活着。也就是说,孟尝君没有后代。在他的九泉之下,估计很难闭上眼睛。
孟尝君是个不仁、不义、不忠的人,知道了这些,你还佩服他吗?
[img]229483[/img]
三、战国四公子历史上
战国四公子指魏无忌、赵胜、黄歇、田文。
战国时期末,秦国变得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应对秦国的入侵,挽救自己的灭亡,竭尽全力网罗人才。
为了扩大自己的力量,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客人,所以养“士”(包括学士、方士、策士、术士、食客)的风盛行。
当时,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被称为“士”。
因为他们四个都是礼贤下士和客人(注:除春申君外,其余三个都是君王后代),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也称战国四君)。
真正的孟尝君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了私利而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