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1632-1701年),原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是康熙皇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员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他的作品被收入介庵草。
周培公出生于明末乱世。他年轻时的生活经历很差。10岁时,李自成掀起了一场农民起义。他的父亲原本是明末的一名士兵,在与李自成的战斗中死亡。周培公的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听到周培公父亲去世的消息后,她自杀了眼睛,在父亲的棺材前被杀,为父亲而死。可怜10岁的周培公,从此变得无助。然后进军当小兵谋生,后来慢慢当上了小官,跟着主人进了京城,当上了内阁供奉。
[img]228117[/img]
正史上关于周培公的记载相对较少,除了《清史稿》中的《培公小传》外,很难找到其他关于周培公的史料。
康熙十三年(1674年)十二月,时任陕西提督,被称为“马筝子”,王辅臣起兵叛乱,占领平凉城,呼应吴三桂。因此,叛军将西南各省连城,清军四面楚歌,豫亲王多铎之子董额用兵无方,攻打平凉八个月。康熙后,他请图海出去陕西平叛。
2月,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授图海为抚远将军,统兵围剿王辅臣。图海奉诏受命,迅速调兵遣将,迅速进入西北。大军西出潼关时,路遇周培公,周培公开门见山,呈现“取平凉策”。他进谋说:“关陕天下之脊也是如此,吴逆(三桂)并没有从川据陕爱栈常岳间,而是真诚地制定了下策。今天辅臣举足轻重,实系天下安全。虽然由于一时激变通吴、耿二逆而心念国恩,犹盲之不忘视,痿之不忘起也。若能言之,必复降。”
这个计划符合康熙与图海讨论的战略部署。图海随后将周培公留在账下,并发布通知:“仁义之师,先招抚,再攻击。今天,奉天威讨叛立,不可战胜,不可战胜。顾城有几十万生物。在巢穴下,会有更多的杀戮。当圣主好生的美德变了。”听说后,城里的军民非常感动。很多人自发地离开了城市,所以平凉城的人动摇了。
不久,平凉孤城破粮草,杀马为食,人心恐慌。清军图海率军占领城北山墩,居高临下,用红衣大炮轰击,守军震惊。图海曾对王辅臣表示支持。此时此刻,他攻心至上,反复传达康熙既往的政策。
[img]228118[/img]
王辅臣的将军黄九类、布政使龚荣遇和周培公是同乡,龚荣遇也是周培公奶娘的儿子。他们之间有很多联系。在士兵的压力下,他们悄悄地将城市的情报传递给周培公,以留下一条退路。这表明王辅臣的内部不稳定。周培公看到自己一时无法攻打平凉城,于是自荐。他愿意冒着生命危险进城劝说他投降。他对图海说:“往而魁,公受其福;往而不继,长受其祸。
周培公以拜访亲戚龚荣遇为由,游说王辅臣,并向他陈述利益。经过反复考虑,王辅臣提出了保命、保军、保官、保境等几个条件,并上交了吴三桂发来的信和“平远将军印”、“陕西东路总管将军印”,“平凉名册表”接受招抚。康熙听说后,迅速召集周培公到北京,在乾清宫召集周培公,将他封为参议台,称他为一品,穿上黄色马褂,带着诏书去平凉招抚。
周培公和图海进城后,发出大赦令,认为王辅臣被吴三桂诱骗、欺骗、反叛、背叛朝廷;现在王辅臣迷路了,主动投降,皇恩浩荡,大赦罪臣,王辅臣等官员恢复职务,立功赎罪,安民保境,抚定叛军。王辅臣在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六月剃掉了头发。康熙皇帝仍命王辅臣为提督,加太子太保头衔,历时三年的王辅臣平凉战争平息。
[img]228119[/img]
平息王辅臣的叛乱,不仅解除了朝廷的重大威胁,还切断了吴三桂在西北的翅膀,极大地削弱了吴三桂的势力。周培公只要求朝廷奖励战争将领的功行:他的母亲孙死于节日,希望康熙能为他的母亲请愿。图海奏邀请康熙晋升周培公为山东登莱道,并授予周培公的母亲孙。
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封周培公母亲孙氏为贞烈恭人,加赠夫人称号。其父封为朝烈大夫,并赠中奉大夫称号。康熙还亲自为孙氏写祭文,并命令政司堂上官守武昌道参政吴玉珍。皇帝亲自为臣子的母亲写祭文,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周培公的母亲是第一例,这也足以说明康熙对周培公的重视。周培公在家守孝三年,然后在山东任职。由于与总兵官意见不一致,很难继续共事。他在任不到三年就辞职回老家了。
《康熙王朝》康熙与周培公的剧照《清史稿》记载:“昌复参与蔡玉荣军事,事平,授山东登莱道,摄政使,与总兵互相批评。”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加尔丹起兵叛乱。在家闲了八年的周培公,再也坐不住了。他希望回来。听到这个消息后,他迅速写了一篇平叛的“条条”,送到了首都。他也被康熙皇帝采纳,被任命为盛京总督(将军),负责保卫边境。
很多人受电视剧《康熙王朝》剧情影响,认为周培公任盛京总督(将军)被贬。事实上,盛京不是清朝的首都。入关后,盛京一直是清朝的陪都,在当时东北的军事政治中心起着重要的作用。盛京总督由皇帝亲自管理,不受当地巡抚控制,享有专奏权。
[img]228120[/img]
清朝有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盛京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五个将军,以盛京将军为首。在周培公以前的清朝历史上,盛京总督(将军)一直由满八旗将军承担,周培公作为一个汉人可以承担这一责任,这表明康熙对他的信任。能够任命这个重要职位的人,首先要是皇帝放心的自己人,其次要有统兵的能力。周培公担任如此重要的职位,体现了康熙对其能力和忠诚的绝对信任。
周培公的盛京提督被康熙任命,他被赋闲归朝后直接上任,显然是晋升、晋升,而不是贬义。
康熙谋臣周培公的晚年生活怎么样?他真的被贬到北京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