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真的是在得罪了花荣杨志之后才被取代的吗?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虽然赵超是梁山的泊主,但他在梁山的声誉也相当高。如果宋江不是“意外”死亡,那就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但是赵超的能力确实一般,不比宋江差。
生辰纲事件发生时,宋江来通风报信,作为抢劫生辰纲队的老板,晁盖对危机的反应非常不合格。在此生存亡之际,晁盖并没有自己的想法,而是慌慌张张地问:“我们的事情处于危急之中,却是如何得救的?抢生辰纲是一个很大的关系,在做这样的事情之前,晁盖竟然没有一点万全的安排。事件发生后,没有应急措施。若不是朱童放水,即使有宋江报信,他也不一定会逃脱。
不仅在这件事上,赵盖还有三个大问题,导致他在凉山的声誉足够,但没有多少信誉,我们更愿意跟随宋江,而不是赵盖。
赵盖缺乏长远规划
从生辰纲事件来看,不难看出晁盖缺乏长远规划。上梁山后更是如此。
在林冲的帮助下,晁盖成功上位后,遭到了济州府团练使黄安的攻击。赵盖上山后,应该想到官军回来攻打,但他只关心自己的快乐。当济州府派人攻击时,他大吃一惊。“官军来了,怎么迎敌?”
与宋江一上山就能拿出攻打朱家庄的气魄和格局相比,晁盖的大局观要差得多。
晁盖最喜欢做的就是把“义”放在心上,这也是他能有这么大声望的原因。但同样,他最大的缺点就是这个。一个成熟的组织不能仅仅靠兄弟情谊来约束。他沉迷于自己想象中的乌托邦世界,却忘记了梁山总是在宋朝的船上。如果他不能颠覆船,只在船舱里享受片刻的快乐,迟早会被取代。
赵盖是个好哥哥,是个理想主义者,可以说是个好人。即使在他第一次遇到商务旅行时,每个人都下山抢劫道路,他也告诉他不要伤害别人的生命。但他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他对梁山的组织没有一个完整而长期的计划。他甚至不知道梁山缺粮。是时候“做点生意”了。
赵盖的大局观
从攻打朱家庄可以看出宋江的大局观,宋江的大局观也衬托出了赵盖在这方面的弱点。
晁盖很忠诚,甚至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他最讨厌的是三只手,古往今来的“英雄”都是这样。所谓“杀一人为罪,杀万人为雄”,就是凉山的价值观!他们注重直截了当,最讨厌偷鸡摸狗。
但祝家庄一事,偏偏是时迁、杨雄、石秀三人偷鸡造成的。
此时,梁山经历了济州政府的攻击、江州的大惊小怪等,再加上梁山人民的生产,粮草财富的积累已经随着人们的增加而耗尽。此时,杨雄石秀的到来为梁山攻击朱家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img]219029[/img]
原来,胡三娘家的胡家庄、李应家的李家庄和朱家庄的三庄联盟是铁板。如果没有合理的攻击朱家庄的借口,三庄将不可避免地齐心协力。如果有杨雄石秀提供的借口,三庄的心理防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瓦解,让胡家庄和李家庄认为梁山只是来祝家庄报仇,不会给他们带来麻烦。
晁盖没想那么多。他只是觉得乌托邦梁山不应该被这些偷鸡摸狗的人玷污!他没有考虑梁山其他人的感受,比如戴宗!戴宗之站出来反对赵盖杀杨雄、石秀,不是大局观,而是他是石秀的介绍人。正是在他的拉拢下,石秀才有了上梁山的想法。如果石秀被赵盖杀了,他戴宗的脸是什么?
赵盖处置杨雄石秀,一方面失去了攻打朱家庄的理由。如果他们想解决梁山的财政危机,那就很难了;另一方面,他们失去了人们的心。处理杨雄石秀很简单。这只是一把刀。从整体情况来看,它是有害的,没有任何好处。
赵盖太直了,不懂圆滑
[img]219030[/img]
三山聚义是一个很大的场景。杨志、鲁志深和林冲都是老相识。当他们第一次上山时,他们应该和熟悉的人在一起。他们回忆过去的一些事情,展望未来梁山的美好日子。鲁志深说沧州的旧情。林教授抱怨东京的过去。青面兽说王伦手里上山见面。这原本是一个快乐的场景,但赵盖不合时宜地谈到了黄泥岗抢劫生日大纲。
黄泥岗的旧事是赵盖等人的光辉事迹,但却是杨志悲伤的过去,所以在公众面前说,把杨志放在哪里。人们只能笑着揭露这种尴尬的局面。
另一种是赵盖对花荣的态度。
当时,华荣第一次上梁山时,大家也兴致勃勃地谈起了自己的光荣往事。还谈到了宋江、华荣与吕方、郭盛相识的过程,说华荣一箭射绒绦。当他们分开画戟时,不管赵盖相信与否,他们都应该在这个时候表现出相信。毕竟,这是宋江介绍的新领导。至少他们应该给他们面子。
[img]219031[/img]
赵盖看起来不相信,说:“直射这么亲切,但改天看比箭。”正是这句话让华荣非常不高兴。于是,他拿出弓箭,向大家展示了他的神射。
作为一个领导者,即使你不相信,你也应该考虑当事人的感受。与宋江相比,晁盖的识人用人技术并不差。
我们还应该注意这三个问题。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应该太短视,也不应该理解圆滑。正是这三点导致了宋江的崛起。尤其是在不经意间得罪了杨志、花荣、戴宗等人的情况下,无论他的威望有多高,每个人都不愿意和他一起工作!虽然人们尊重庾盖,但他们更愿意与宋江混在一起!
赵盖真的得罪了花荣杨志才被取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