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乔周生平简介:乔周的故事是什么?乔周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乔周?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乔周生平简介
乔周(201-270年),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今四川西充槐树镇)人,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
[img]218946[/img]
幼贫丧父,少读经典,精读六经,颇懂天文,是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诸葛亮做益州牧时,任命他劝学。
诸葛亮死后,乔周去参加葬礼。虽然朝廷随后下令禁止葬礼,但乔周仍然因行动迅速而到达。当刘禅立王子时,他被任命为王子仆人,并命令家庭命令。后来,他搬到了中散医生和光禄医生。
蜀汉任官时期,一直以反对北伐战略而闻名。看到姜维多次北伐,他浪费了蜀汉的国力,所以他对陈北伐的《仇国论》感到不满。
炎兴元年(263年),魏国三路伐蜀,乔周因劝刘禅投降,被封为阳城亭侯,迁都尉,散骑常侍。司马炎称帝后,他征召乔周到洛阳当官。乔周无奈之下带病去了洛阳,很快就死了。
谯周的故事
一、早年经历
乔周出生于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建安五年(公元201年)。他年轻时失去了父亲,受到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努力学习,读经文,知道天文学。
建兴年间,诸葛亮为蜀汉丞相,任命乔周劝学。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死于五丈原病。乔周当时在家,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去参加葬礼。有时,后主诏书禁止大臣参加葬礼,但乔周行动迅速,到达。
同年,蒋婉带领益州刺史,乔周转任典学,是益州学者之首。
二、上疏直劝
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后主刘禅立刘璇为王子。乔周被调到太子府当仆人后,转为家令。
刘禅经常出去玩,沉迷于声音。乔周疏于刘禅,援引古义,劝刘禅尊重先帝刘备的遗德,减少乐宫和后宫的增长。因此,乔周被调任为中散医生,仍为王子服务。
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乔周看到蜀汉经常用兵魏国,所以人们筋疲力尽。因此,乔周与尚书令陈志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退朝后,乔周写了《仇国论》。
[img]218947[/img]
保护国家三、保护国家
后乔周升为光禄医生,位列亚九列。虽然不参加朝政,但还是以儒行见礼。后生学者喜欢问乔周有问题,乔周也可以引用经典来回答。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冬天,邓艾征服了江油。刘禅听了黄浩的话,认为敌兵不会来,也不会作城守调度。邓艾进入阴平时,人们受到干扰,逃入山野,这是无法禁止的。邓艾走直了,接近成都。于是刘禅召集大臣讨论对策,乔周立排众议,劝刘禅投降。
魏景元五年(公元264年),司马昭被崇拜为相国,封晋王,认为乔周有保国之功,封乔周为阳城亭侯。他还写了一封信,叫乔周去洛阳工作。乔周去了汉中,生病了,停滞不前。
乔周是怎么死的?
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夏天,巴郡文立从洛阳回蜀。当他看到乔周时,他说不清楚乔周病得很重,所以他写道:“下午,你没有。”意思是司马到八月就走了,然后司马昭在八月就死了。
司马炎成为皇帝后,他多次下令催促桥周。桥周带着疾病前往洛阳。泰始三年(公元267年),桥周病重,卧床不起。他被崇拜为骑都尉。桥周认为自己没有成功,要求返回封地,但司马炎不允许。
泰始六年(公元270年)秋,乔周被封为散骑常侍,病重不能参拜,到冬病死。
乔周的个人作品
乔周生前写过各种学术作品,有100多篇。之后这些作品陆续丢失。唐初写《隋书经籍志》时,时人看到的书目只有五种:《论语注》(十卷)、《三巴记》(一卷)、《乔子法训》(八卷)、《古史考试》(二十五卷)、《五经否论》(五卷)。
《论语注》和《三巴记》这两本书,今不存在。另外三种可以看到,而且都是后人的编辑。《桥子法训》,原书丢失。
明人陶宗仪和清人严格可以录制和编辑,但都不够。除了《齐交篇》的名字,其余的都是散条。这本书主要集中在道德修养、男女婚姻、学术自力更生等方面。这是一本格言书。
[img]218948[/img]
如何评价乔周?
陈寿:身长八尺,身材朴素,性推诚不饰,无造次辩论之才,但潜识内敏。”“乔周词理渊通,为世硕儒,有董、扬之规。
王夫之:人们知道冯道的邪恶,但他们不知道乔周的邪恶。...........国家还可以存活,君尚立于其位,为异说以解散人心,然后最终下降,真心担心刘宗之不灭,就好了!读周仇国不恨,不是大臣。
周塞目钳口,没有听到一句话的贡献,徒过责姜维,以诱饵愚民,媚阉宦官,为司马昭先驱下蜀,国亡主辱,自己是全其利禄;不取悦人民,也不取悦魏也,周之罪通于天。服刑者唯周,冯道末减少。
三国人物乔周生平简介:陈寿、罗宪等学生在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