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七擒孟获,
东汉末年,由于各地英雄的崛起,三方形成了非常强大的力量。东汉灭亡后,这三种力量自发地形成了一个国家。其中,北方是北魏曹氏,东南部是东吴孙氏,最小的优势是西蜀刘备建立的魏国。
刘备成立魏国后,由于外敌的猛烈攻击,他没有时间照顾好自己的国家,也没有时间休息,所以他踏上了战争的旅程。他最大的敌人是北方一步步逼迫的魏国,但除了魏国,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他们都想在蜀国最脆弱的时候分享蜀国的土地。
[img]216141[/img]
其中,蜀国南部的一些外国部落正在默默地打着蜀国的主意,但由于刘备的实力太强,没有采取实际行动。
公元221年,蜀国将军关羽死于吴国,因为东吴对蜀国的进攻更加激烈。刘备认为关羽以报复的名义向东吴发动了战争。
刘备亲自率领军队发动了大规模战争。然而,由于当时蜀国岌岌可危,刘备手中的将军受伤,后勤工作做得不到位,缺乏战略思维,刘备在这场战争中被打败。
[img]216142[/img]
自从这场战争以来,刘备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此外,刘备失去了两个兄弟,国家仍处于危险之中,导致刘备心结加重,最终于公元223年去世。
南方动乱
刘备死后,南方部落无法抗拒,希望在刘备死后完全占领蜀国。其中,南方当地的孟获雄心勃勃,想吃空蜀国,但他没有士兵和他一起攻击。所以我想赢得南方各族的部落。他欺骗南方部落说,蜀国君主死后,他需要在南方贡献大量的贡品,而且贡品非常苛刻。
[img]216143[/img]
原本贫穷的南方,看到这个要求,纷纷怒不可遏,以为蜀国故意刁难他们,最后被孟获牵着鼻子走。
七擒孟获
公元225年,蜀国诸葛亮亲自带兵镇压南方叛乱。
南方虽然来势汹汹,但毕竟是部落组成,军心不和。此外,南方已经贫穷,他们没有足够的资源与蜀国作战。虽然当时蜀国空无一人,但很容易与南方人打交道。
诸葛亮当时的战术并不是想一举征服南方,而是想真正说服南方。诸葛亮第一次与孟获作战时,下令不要伤害孟获的生命,活捉孟获。孟获被捕后,他非常不相信,想再次战斗。诸葛亮也按照自己的愿望放了孟获,让孟获卷土重来。并且有信心下次还活捉孟获。
[img]216144[/img]
没想到诸葛亮不负众望,下次又抓住了孟获。就这样,诸葛亮一直在实施自己的战术,一次又一次地释放孟获。这样,一次又一次,总共有七次。这时,孟获和南方人民被诸葛打败臣服。他们认为自己与蜀国的对抗就像一只蚂蚁,所以他们相信自己会回到蜀国。
诸葛亮的真正目的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抓孟获,说诸葛亮抓七放,希望南方人民真正信服蜀国。但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这种说法只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高尚道德,事实上,诸葛亮的真正目的是非常狡猾的。
[img]216145[/img]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放孟获后,他的将军非常困惑,不明白诸葛亮为什么要浪费时间,诸葛亮也给出了答案。诸葛亮说,他七次释放孟获是因为他知道孟获的性格。被打败后,他会拒绝接受,并发起下一次进攻。这场战争彻底掏空了南方的资源,耗尽了人力物力,使南方不再对蜀国构成威胁,信服蜀国。
[img]216146[/img]
诸葛亮的妙计不仅消耗了南方的力量,也让南方信服了他,他的名声也可以越来越大,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诸葛亮为什么七擒七放孟获? 只是收服人心这么简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