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宣宗是金国灭亡的罪魁祸首?以下是详细的文章介绍。
公元1208年11月,金章宗因膝下无子去世。魏绍王完颜永济登基,是金朝第七位皇帝。得知蒙古各部统一的成吉思汗有才华的金章宗去世后,其实是一个极其平庸的魏绍王,完颜永济即位,极度鄙视,声称:“我说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的,这种懦弱也是为了吗?为什么崇拜!”
第二年年初,为了切断金国的翅膀,成吉思汗带领军队进攻西夏。西夏输了,向金国求助。然而,目光短浅的永济却坐视不管,导致西夏成为蒙古大臣。
[img]210573[/img]
随着西夏落入蒙古,魏绍王感受到了成吉思汗带来的压力。于是,公元1211年春天,他在野狐岭一线安排了重兵,准备在蒙古进贡。当他与金国交易时,他趁机拦截蒙古人。
但没想到,此时被蒙古方面发现,成吉思汗调动全国精锐,亲自率领军队在野狐岭击败金军主力,并率领军队直接进入中都城。
面对蒙古的强大攻势,弱小无能的金卫绍王永济只能和臣下抱头痛哭。幸运的是,此时金国还有一批能干将领,在他们的主持下,他们击败了蒙古军队,解除了中都的危机。
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严永济在野狐岭战争后的奖惩不明,引起了军队将军的不满。胡沙虎率领军队发动政变,毒害了魏绍王永济,改立了皇室永济。这就是“坑专家”和“智商常年不在线”的金宣宗。
金宣宗即位之初,胡沙虎将军擅权,不久,高琪将胡沙虎杀死,还政于金宣宗。只有这样,金宣宗才能亲政,但此时的金国经历了这场内乱,国力虚弱。成吉思汗得知这一消息后,派遣军队和士兵进攻金国,几乎占领了除中都城和重要城镇真实、著名等少数城市以外的河北,再次包围了中都城。幸运的是,中都城的士兵和人民没有撤退,这稍微击退了蒙古军队。
成吉思汗看到破城无望,敲诈金宣宗后,带兵北撤。按理说,此时金宣宗应该缓和西夏南宋的关系,然后派能臣守卫边疆,重建防线,然后努力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
形势略有缓解,“智商不在线”的金宣宗干脆,直接断腕——迁都汴京。嘿,我打不过,跑总行吧?
[img]210574[/img]
当然,你不能直接逃跑。你必须有一个合法的理由。因此,金宣宗搬出蒙古军队威胁河北,粮草难以到达中都,称应时变迁,迁都汴京。此外,金宣宗还留下王子齐燕守忠坐在中都,以示他只是暂时避开了边缘。如果他有机会,他仍然会把国都搬回来。你看,朱军不会留在中都市。
金宣宗的举动极大地动摇了金国的军民战争精神。金国内部投降派和各族豪强趁机起兵,要么向蒙古投降,要么反抗金国统治。这时,金宣宗无法镇压叛乱。因此,成吉思汗彻底看到了金国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于是公元1215年初再次包围了中都。
此时,中都城人民因金宣宗弃城而逃,早已失去了与蒙古人血战的精神,很快蒙古军队就攻占了中都城,王子完颜守忠侥幸逃脱。
经过几次曲折,王子完颜守忠逃回汴京。然而,金宣宗的第一个儿子是因为他失去了一切,完颜守忠于抑郁而死。
中都失守后,河北和辽东到处都是烟雾。只有关中一部、河东大部分、河南全境才能直接有效地统治金朝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金宣宗的“贞佑南迁”直接使金国失去了大部分国家,导致了金国的最终灭亡!
金宣宗南迁后,金国逐渐依靠潼关和黄河的自然危险,阻止了蒙古军队的南入,但此时,宋金之间出现了新的问题——岁币。
[img]210575[/img]
面对此时失去半壁江山的金国,南宋就联蒙灭金和联金抗蒙展开了争论。以宋金世仇为由,联盟灭金派主张联盟蒙古灭亡金国;以蒙古崛起、唇亡牙寒为由,联盟灭金派主张与强大的蒙古作战。然而,无论是联蒙灭金派还是联金抗蒙派,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废除岁币,无法杀死联金或灭金,两国在地位上应该平等。
宋宁宗在联金和灭金问题上也下定决心,于是准备切断岁币,观察后效。金国得知这一消息后,金宣宗怒不可遏。在高琪等大臣的“劝说”下,他以“失去北方,取之于南方”为由向南宋发起了大规模进攻。
战争初期,南宋准备不足,金军利用了一些小优势。然而,当南宋的后续增援跟上时,宋军将失败转化为胜利,并一次又一次地击败入侵的金军。
就在宋金激战的时候,蒙古军队趁机攻占了金国赖以生存的“关河防线”上的重镇太原,西夏也趁机攻占了金国。公元1218年,由于宋宁宗拒绝和谈,金宣宗再次犯浑,不顾蒙古和西夏的压力继续攻打南宋,再次败北。
到目前为止,金宣宗已经失去了金国最后的家庭背景。公元1224年,折腾了半辈子的金宣宗在汴京去世,给王子留下了烂摊子。临近的时候,他没有忘记坑儿子...
公元1234年正月,宋蒙联军征服了金朝廷的最后一个驻地——蔡州。得知宋蒙联军破城的消息后,无知的金哀宗只能匆匆传位将军,然后上吊自杀。同一天,金末帝完颜死于乱军,金国灭亡。
为什么金宣宗是金国灭亡的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