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北宋奸臣梁师成是谁?他是如何成为[隐相]的?

北宋末年,在徽宗朝的“六贼”中,除了蔡京和童贯的“公相”,还有一个“隐相”,那就是梁师成。作为权宦,梁师成和童贯的区别在于,他经常把自己当成文人,更“阴贼险险”,所以有句话叫“蔡京之前乱七八糟,梁师成阴谋之后”。

《宋史·宦官列传》,梁师成字守道,性“慧狡”,“习文法,略知书”

梁师成与熟悉法律、写好字的宦官赵高非常相似。梁师成最初在宫中书艺局工作,然后领导瑞思殿文字外库,主管向外界传达了皇帝的旨意。当时梁师成被“以隶人畜之”,充其量是抄写的书记员。他整天“入处殿”模仿宋徽宗的笔迹。学完之后,“所有御书号令都出其手”。他抄写的诏书字迹可以乱真,“外廷分不清”,活脱脱是徽宗皇帝手中的“瘦金体”。

“认父”成了“隐相”

毕竟,梁师成不是一个严肃的学者,所以他“不会写作”,但他头上有一个学者的头衔,不得不假装“炫耀”。在被称为历史上“文人天堂”的北宋时期,梁师成肚子里的墨水自然无法与满朝的才华横溢的儒家思想作斗争,所以他想出了“父亲”的错误举动——即使父亲不是他自己的“父亲”。

[img]203952[/img]

梁师成“自言苏轼出子”,主动报道自己是已故作家苏东坡的私生子。梁师成了认出这个“爸爸”的人,不惜花钱去讨好苏家。苏轼的三个儿子苏过因父亲的牵连多次被贬。直到宋徽宗继位,苏轼去世,苏过才结束放逐,但他仍然失望。梁师成送去了温暖。

《宋人轶事汇编》中,梁师成“自称东坡遗腹”,于是“待叔党(苏过字叔党)如兄弟”。他曾对管家说:“苏学士不需要复一万以下”,随便拿去花。

梁师成透露,苏轼私生子的花边新闻在当时社会并不是什么名誉丑闻。最多给这位绝代名人增添了一段浪漫的历史,但苏家对梁师成的关注并不是每个人都买的。《宋史·苏元老传》记载了苏轼从孙“不给面子”的故事:时任太常少卿的苏元老为人“外与内,不妄与人交”。梁师成摇身一变,以苏家长辈为己,攀亲“欲见之”,并要求他的文章,被苏元老拒绝。于是梁师成的报复接踵而至:不久,朝中就有言官弹劾苏元老持“元佑邪说”,其学术议论模仿苏轼、苏辙,不宜在中朝任职。因此,苏元老被罢为提明道宫,贬至位于今天豫皖交界鹿邑县的皇家道观做住持。苏元老叹了口气说:“昔颜子附在尾,名显,我今以家庭坐累,荣耀。他很快就死在那里,只有47岁。

梁师成认“爸爸”原本是为了“拼爸爸”,但当时苏轼的“爸爸”还没有“平反”历史问题,所以他认不出来就能说出来。苏轼的问题在于他所谓的“元佑党人”身份:宋哲宗绍圣时期,为了恢复新政,大量的老党人物,包括苏轼,被贬并囚禁。在徽宗时期,他们仍然是“世界禁止石文,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毁了它”。梁师成于是以“先臣何罪”向宋徽宗诉冤,结果真的起到了作用。从那以后,“石之文稍微出来了”,朝廷逐渐松动了他的监禁。梁师成终于可以作为苏轼文章的继承人虚张声势了。

随着“拼爹”效应的出现,梁师成一发而不可收,竟“以书法为己任”,凡“四方俊秀名士必招门下”。家中“外舍多放书画卷轴”,邀请客人观看、题诗、句。在众多附庸者中,遇到合意者的人“往往密加吸引”,培养成自己的党羽,无论官职大小,都能得阶而升。宋人王明清的《挥手》载,尚书右城王安中早年失去了才华,在京师开封“茫然无所事事”。当梁师成搬迁时,他的新房“华丽的世界”招募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士来帮助他。王安中献上一首歌《歌行》,梁师成“读之大喜”,随后推荐给他,几年就能“登禁林,进政府”。梁师成在朝廷有接近天子的便利,所以他的党徒中不乏朝廷重臣。比如王福曾经是“父事之”,甚至蔡京的父子也“奉承”。梁师成还“领职局到几十百”,创造了这一史上最好的兼职记录,在开封都城,人们把梁师成视为“隐相”。

[img]203953[/img]

梁师成作乱

梁师成不仅有权提拔大大小小的官员,还有能量干预科举,从中“益通贿谢”:找他来求科场取名的人必须先“赚几百万”,梁师成拿了钱,便以“献颂上书”的名义命令他赴廷参加考试。考试结束后宣布排名的“唱第一天”,梁师成“伺候帝前,喃喃地升降”;在他的“美言”下,行贿者不愁中第。在梁师成的破坏下,北宋末年科举和第一者越来越猖獗。《宋史·选举志》载道: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礼部试进士“万五千人”——类似于今天人们嘲讽“往街上扔块石头就能打个博士”的场景。正式“奏名送第”的人有800多人,上书赞“直接去试者”的人有100多人。由于梁师成像储宏这样的小官员“都是第一位的”,今年的科场创造了“自学科成立以来”多年来的繁荣。从那时起,“杂流阉割,所有的阉割都玷污了选举,祖先的良法也毁了”。

梁师成“貌若不能言”,却“阴贼险险”,一有机会就“相遇即发”。《宋史翟汝文传》:梁师成“强市人民墓田,广其园辅”,被翟汝文弹劾,梁师成便用阴招罢免翟汝文,将他送到宣州。同样是北宋末年“六贼”的宦官李彦,在梁师成的包庇下,能够强占百姓民田,四处为非作恶。有一天,李彦被言官举劾,梁师成碰巧伺候宋徽宗身边,竟然“抗声”喝斥,直接吓跑了举报人。“六贼”中的王富也依靠梁师成的保护伞,“依靠它的声音和火焰”。光天化日之下,他把邻居和已故门下的侍郎许赶走,强行占领徐家的房子,引起了“道路上的叹息”,邻里的路人都不公平。后来梁师成和王福成为邻居,两人勾结日深,引起宋徽宗的怀疑,梁师成这才恩宠渐衰。

梁师成的末路

[img]203954[/img]

靖康时期,金军南下,宋徽宗的前大部分大臣都和已经禅位的太上皇东渡避难。梁师成虽然失宠于宋徽宗,但他被命令继续帮助新君,因为他在太子东宫保护宋钦宗赵桓。就在他为此骄傲的时候,他被太学生陈东、布衣张炳等“力疏其罪”,指的是他和唐朝权宦李辅国一样“有异志”,被制裁为正典刑。宋钦宗赵桓虽然是一位优柔寡断、反复无常的君主,但“迫于公议”,最终还是“诏暴其罪”,将梁师成贬出京城。梁师成半途而废,被拘留他的差役吊死,以“暴死”报告,家产随后也被归籍。

由于“善逢迎,希恩宠”,梁师成渐渐“得君贵幸”,随后“逃名进士籍”。这种太监金榜的题目,除了五代十国时期“先下蚕室再进”的南汉王国(蚕室即将阉割的地方),真的很少见。因为得了进士,梁师成在宫里跳得很快,从观察使、留到节度使,再到检校太傅、太尉、开府仪同三司,一路平步青云,最终成为“隐相”。


北宋奸臣梁师成是谁?他是如何成为[隐相]的?北宋奸臣梁师成是谁?他是如何成为[隐相]的?

,,,,,,

  • 岳飞生平事迹介绍:岳飞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军事家、战略家,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他精通韬略,并长于诗词、书法,其高尚品格和爱国...

  • 赵光义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宋太宗继位之谜
  • 赵光义的真名是赵匡义。后来,他改名为赵光义,因为他避开了他的兄弟宋太祖。在他的兄弟中,除了早逝的人,他排名第一。他比...

  • 出身武官的枢密使狄青:宋代唯一一个以文制武的例子
  • 五代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唐废帝从柯,后周太祖,都是军队拥立的。当时,军队几乎形成了建立皇帝的习惯。回顾这种习惯的来源...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

  • 一条杆棒等身齐:揭开太祖赵匡胤的武功有多高
  • 太祖赵匡胤出生于军人世家,他的父亲赵弘殷在后唐时期就掌管禁军,后因战功升任护圣都指挥使。都说虎父无犬子,赵匡胤的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