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陈阿娇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们继续往下看。
在很多人眼里,“金屋藏娇”是历史上的一个故事,也是汉武帝铁汉温柔的证明。虽然刘彻后期翻脸无情,但这样的故事让很多人陶醉,让别人觉得这是一个美好的期待。
“如果阿娇作妇,作为金屋储存”,这样一段话的起源只是后人编造的故事。即使真的发生了,背后的原因也很残忍。这是两位母亲的政治合作,权利之间的交易,与爱情无关,没有浪漫。就连阿娇的名字也不一定是陈皇后的真名,但故事太美了。后人也用阿娇的名字叫她。
[img]202367[/img]
阿娇与刘彻的关系,只是起源于权力,兴于权力,止于权力。
没有金屋藏娇的美,只有两个母亲背后的交易
阿娇应该比刘彻大。刘荣18岁时,馆陶想把女儿许给她。据西汉时期的女王张燕和刘英9岁,刘弗陵和上官女王7岁,据推测,刘荣和陈应该相差10岁。如果陈仍然是一个被母亲抱在怀里的孩子,馆陶不应该盯着刘荣看。当李吉不同意结婚时,馆陶还参考了其他王子,最终选择了刘彻。
当刘彻16岁成为皇帝时,阿娇已经成为王妃很多年了,甚至多年没有孩子了。“陈皇后求子,有900万医疗费用,却没有孩子。”。根据这两点,可以推测陈阿娇比刘彻大,但年龄从来都不是两位母亲的障碍,权力才是最重要的。
陈阿娇和刘彻是表弟,她的母亲馆陶公主是刘彻的姑姑。没有这段婚姻,陈可能会被称为郡主甚至公主,但她有一个贪图权力的母亲。馆陶亲手把她推进后宫。从那以后,她有了一个看似光荣却永远不会幸福的生活。
[img]202368[/img]
馆陶是一个善于谋划的投机者。窦太后失明了。她陪伴着窦太后,借此机会获得了极大的尊严。虽然汉景帝的权利大部分掌握在窦太后手中,但馆陶并没有忽视对弟弟刘启的奉承,而是对刘启更加体贴。
就这样,在馆陶双方的讨好下,她趁机把握了朝堂的大部分权势,也为自己谋取了更多的享受。怕刘启死后,她再也没有过去的荣耀了,馆陶直接打上了女儿的主意。当时近亲结婚是正常的,亲上加亲是贪权者的最佳选择。馆陶就这样与雄心勃勃地搭上了线,两位母亲想通过一次婚姻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王毅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安静,否则她就不会选择抛弃前夫和女儿,去王子的家里为未来而战。在刘彻出生之前,她知道如何用“梦日入怀”来为儿子创造动力。当男人在身边时,王美人梦日入其怀。为了起诉王子,王子说:“这个贵征也是”。
看到李吉自己的嫉妒放弃了一个好机会,怎么能不迅速抓住呢?毕竟,王子刘荣18岁,刘彻只有四五岁,没有竞争力!没有比刘彻更大的女儿,立即帮刘彻预订。
[img]202369[/img]
就这样,两位女性达成了合作,并开展了一系列“废王子刘荣、立刘彻”的行动。为了保证合作的成功,馆陶还做好了双手准备,将儿子陈与王的女儿结婚。
母亲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丈夫实现了自己的野心,只有阿娇成了受害者
陈阿娇以自己的身份帮助了三个人。馆陶成功地以岳母的身份在新朝立足,实现了自己的野心。她的丈夫刘彻成了皇帝,可以展示她的抱负。
但最痛苦的是阿娇,她有住在胡椒房殿的荣誉和皇后的称号,但她只能被困在宫殿里,情绪低落。毫无疑问,汉武帝不爱陈阿娇。汉武帝还有另一个情人叫韩燕。”当武帝是胶东王时,燕爱上了学校的书。作为王子,越来越亲密。”。即使你和女人竞争,陈阿娇也必须和男人竞争。你怎么能忍受!
[img]202370[/img]
汉武帝不爱她,偏偏王毅对陈氏也是对“工具人”的态度,汝新即位,大臣不服,先为明堂,太皇太后怒不可遏;现在,如果你不听从长主的话,你会得罪的。妇女性容易悦耳,应该谨慎!这是汉武帝即位后,劝儿子对陈氏好的话,不是劝夫妻和睦相敬,而是劝儿子不要得罪她背后的势力,平时多哄她。
即使丈夫和婆婆不高兴,但母亲对她没有太多感情。陈阿娇被废除后,馆陶仍然沉迷于享乐,她和董燕的事情也很出名。对于她的女儿,除了抱怨几句话:“我不能站起来,皇帝已经抛弃了我的女儿,为什么不自满和双重!”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行动。
虽然陈阿娇的表面风景,但她心里有多少委屈?窦太后活着的时候,刘彻也害怕家里的权力,保持着表面的尊重。窦太后死后的第四年,刘彻真的掌握了自己的权利,所以陈的作用并不大;随着魏青和霍去病的出现,女王应该换个人!
陈氏在史书上连名字都没有。后来的《汉武故事》给她起了阿娇这个美丽的称号,给她编了一个美丽的故事,但历史上的陈氏真的很开心吗?
陈阿娇和刘彻的关系好吗?陈阿娇为什么只是个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