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探索历史上真正的吴世凡。
清朝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一名12岁的男孩在贵阳登基称帝,年号洪化。这个消息让远在北京的康熙皇帝既担心又高兴。令人担忧的是,叛徒不朽,实际上呈现出延续的趋势。幸运的是,这个男孩的登基意味着另一个英雄已经死了。
[img]201795[/img]
康熙最关心的英雄是吴三桂,登基的12岁男孩是吴三桂的孙子,名叫吴世凡。吴三桂太出名了,后人很少知道他孙子吴世凡的名字。关于吴世凡的登基,这应该从五年前开始。
清朝康熙十二年三月,康熙下令撤军。吴三桂表面上同意撤军,并请康熙为云南士兵分割更多的土地和牛。康熙很高兴,从来没有想过,这只是吴三桂的障碍,那年11月,吴三桂举着“反清复明”的旗帜,发动了叛乱。
清初,三藩盘踞南方,拥有自己的军队。作为平西王,吴三桂势力最大。他的长子吴应熊留在北京,娶了康熙皇帝的姑姑和硕恪纯长公主。他被称为额徐,实际上是人质。吴三桂起兵前,曾派人秘密到京城接吴应熊逃回云南,吴应熊将长子吴世凡送回云南,坚持不回去。吴三桂叛乱爆发后,康熙怒不可遏,杀死吴应熊及其次子吴世霖。
吴三桂失去了爱子,坚定了他反清的决心。接下来,吴三桂先后反对靖南王耿忠、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人,大举攻打清军。康熙皇帝厌倦了应对,清朝陷入危机。
[img]201796[/img]
后来康熙逐渐解决了其他叛军,集中力量对付吴三桂。吴三桂之前占据的阵地逐渐失去。康熙十七年,吴三桂病重。病逝前,他实现了皇帝的梦想。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名大周。他的孙子和吴应熊的长子吴世凡是皇太孙。五个月后,吴三桂病逝,12岁的吴世凡成为大周的第二位皇帝。事实上,当时吴三桂还有第二个儿子吴应麒在世,但吴三桂坚持以年幼的孙子为继承人,这也给后来埋下了祸根。
需要注意的是,吴三桂去世的消息对外界是严格保密的,包括康熙皇帝,他们不知道吴三桂已经死了。在衡阳去世之前,吴三桂皇太孙吴世凡仍在云南工作。吴三桂派人去昆明请吴世凡解释重大事件,但在使者离开之前,吴三桂已经去世了。
吴三桂的心腹将领们怕动摇军心,秘不发丧。然后派吴三桂的女婿胡国柱到昆明,邀请吴世凡到衡州继位。胡国柱来到昆明后,吴世凡的岳父郭壮图阻止吴世凡去衡州,因为郭壮图担心吴世凡离开昆明后会离开自己的控制。胡国柱请不到吴世凡,大哭一场,然后回到衡州。吴三桂的遗体必须护送回昆明。吴世凡最终没有去衡州,只到了中途的贵阳,在贵阳迎接吴三桂遗体后,正式登基称帝,尊吴三桂为太祖。
吴世凡的登基对战争形势影响很大。虽然康熙皇帝很担心,但他更高兴失去了吴三桂的叛军。恐怕他不再是清朝军队的对手了。对于叛军来说,吴世凡只有12岁,根本无法控制那些能打得好的将军。康熙借此机会大举攻击。吴世凡失去了湖南重要城镇岳州。从那时起,湖南的门户开放,清朝军队蜂拥而至,进入长沙。大多数湖南都落入了清朝军队的手中。
[img]201797[/img]
此时,吴三桂的次子吴应麒认为,他的侄子吴世凡没有皇帝的才能,想篡夺王位,导致吴的内部相互滚动。后来,郭壮图秘密派人勒死吴应麒,吴军分崩离析,无法作战。
康熙二十年来,吴世凡一路被清军追打,退居昆明,打算死守。康熙从四面八方调动精兵围攻昆明,尤其是汉将赵良东等人的到来,直接将吴世凡逼入绝境。两个月后,昆明断粮,人心慌。
康熙20年10月20日,吴世凡的余从龙和吴成鳌两位将军秘密出城投降,并将城市的实际情况告知了清军。清军知道城市已经到了绝望的境地,所以他们日夜攻击城市。六天后,城市将军吴世吉等人故意逮捕吴世凡投降清军。结果,消息透露,吴世凡知道自己没有活路,于是穿着龙袍,走到大厅举刀自杀,维护了皇帝的尊严。
最悲惨的是,吴世凡一刀自杀。他又拿起刀刺伤了喉咙。突然,他的血流如注,杀死了昆明。他只有16岁。吴世凡死后,妻子郭皇后上吊自杀,三藩之乱结束。
历史上关于吴世凡的记载很少,与他的祖父吴三桂相比,吴世凡几乎没有什么好处。事实上,从有限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吴世凡虽然少年登基,但面对混乱,他还是表现出了将门后的气度。无奈吴世凡还太年轻,在造反的道路上,远不如他的祖父。假如吴三桂没有走上叛乱的道路,吴世凡的命运就会大不相同。历史没有假设,16岁的皇帝用刀扎进喉咙的那一刻,我不知道他是否会为家人感到难过?
吴世凡是谁?与康熙并存三年的吴周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