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端平入洛是什么意思?宋理宗不顾群臣劝阻,坚持是为了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整理了端平入洛的相关内容。我想知道它是否能帮助你扩展一些知识?

公元1233年9月,蒙古军队包围了金国小朝廷的最后一个驻地——蔡州。蒙古军队指挥官塔察尔亲自进攻,但被金军击败,蒙古军队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在绝望中,塔察尔不得不带领军队包围蔡州,试图将金哀宗的君主和部长困在蔡州。

不久,被蔡州包围的蒙古军粮草不足,蒙古军队主力分散在各地镇压金军残部。塔察尔请示蒙古大汗窝阔台后,派使以蒙古帝国的名义向南宋求助,并发出联合灭金邀请。

[img]197912[/img]

此时,金国的灭亡已成定局。南宋早就有了北上出兵和蒙古抢夺金国最终资源的想法,但却苦于师出无名。虽然蒙古特使的到来解决了这个问题。然而,北宋“海上联盟”的教训历历在目。南宋君臣没有就蒙古与金国的关系达成协议,宋蒙联盟将再次被搁置。就在这时,早已卧病在床,控制朝政的权臣史米远突然做出决定——联蒙灭金,立即从京湖制造司抽调大军。宿将孟宗政之子孟巩带着30万石粮草,带领2万精兵参加蔡州之战。

同年11月初五,孟巩击败金军将军武仙,带领军队抵达蔡州,与塔察尔率领的蒙古军一起围困蔡州城。

经过两个多月的苦战,孟巩亲率领大军于公元1234年正月初十进入蔡州城,随后接应蒙古大军进城。宋蒙联军与金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不久,金哀宗见大势已去,于是传位金末帝完颜承林后上吊自杀。仅仅一个小时后,金末帝完颜承林战死,金国灭亡。

随着金国的灭亡,宋蒙上空弥漫着战争的阴云..

为了避免两国关系恶化,进而发生战争,南宋坚决执行了权臣史弥远生前制定的作战部署——孟巩在夺取了金哀宗遗体和象征皇权的印章和仪仗后,率军南撤;蒙古大汗窝阔台也命令塔察尔部主力撤回河北(黄河以北,下同),理由是天气转热,粮草不良。只是让塔察尔和速不台带领一支精锐骑兵作为机动部队留在河南(黄河以南,下同)。随着宋蒙军队陆续撤退,河南地区成为一个几乎没有设防的无人占领区。

刚刚亲政的宋理宗正想展示自己的实力,做出巨大的事业,于是命令京湖制定,将部署在荆襄一线的京湖军推到信阳、唐州、邓州一线。

此时,作为宋理宗亲政后提拔的亲信,时任淮东制使、沿江制使的赵葵、赵凡兄弟提出了北伐河南、收复故都的建议。

[img]197913[/img]

他们主张“抚定中原,坚守黄河,占领潼关,收复三京”,即以川渝防线、京湖防线、两淮防线的宋军主力北上河南,重建金国抵抗蒙古20多年的“潼关-黄河防线”。

很多人可能对这条防线了解不多,我们简单说一下。

金国末年,金军在野狐岭战役中惨败。卫绍王完颜永济因奖惩不明被权臣胡沙虎杀害。金宣宗登基后,他发动了“贞佑南迁”。在这一系列事件之后,金国几乎没有能力战斗的士兵。然而,正是凭借这条“潼关-黄河防线”,金国在河南慢慢站稳了脚跟。如果不是拖雷强行“借道”南宋,进攻金国后方,金国将疲惫不堪,蒙古与金国的战争可能会继续僵持。

宋理宗十九岁登基,二十九岁才能亲政。在此期间,他在史弥远的阴影下生活了十年。世界只知道“史相”,却不知道“理宗”。这样的帝王生活早已刺痛了宋理宗。亲政后,宋理宗急于取得成就,想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能力,于是发生了“端平入洛”。

战前,宋理宗向满朝文武大臣征求意见,参知政事乔行简以“今边辽阔,出师不止一路,陛下之将,足当一面的人有多少?勇敢的战斗者有多少人?智而善谋者有多少人?智而善谋者?陛下的兵,能有几万战士吗?分道而有趣的京,洛者几万?留屯守淮,襄者几万?六问宋理宗,名士真德秀不屑地说:“移江、淮甲兵以守无用之空城,运江、淮金谷以治不耕之废壤,富有之效未期,根本弊立见。”

坐在川渝防线上的四川制定使赵彦纳和坐在京湖防线上的京湖制定使史弥远曾提出宁愿抗旨也不愿出兵,只会增加伤亡。就连赵葵和赵凡兄弟手下的两淮军也对这次军事行动没有希望。

[img]197914[/img]

但在这种情况下,宋理宗仍下令北伐中原,命赵葵率6.2万淮军主力北上河南,收复“三京”,距离关守河。

接到命令后,赵葵也目瞪口呆。他最初的计划是派出至少15万军队。他还必须是川渝、京湖、两淮三道防线上的百战雄师。只有这样,他才能确保军事行动是安全的,而不仅仅是派遣两淮军队,更不用说从两淮地区派遣军队和劳动者远征了!

结果两淮军战线过长,导致粮草不良,然后赵葵轻敌冒进,使两淮军精锐在洛阳损失惨重,赵葵迅速带领军队南撤。在南撤的路上,赵葵采取了不当措施,导致后军崩溃。全军粮草行李全部留在河南,历史上被称为“平入洛”。

第二年,蒙古以此为借口,拉开了宋蒙战争的序幕…


端平入洛是什么意思?宋理宗不顾群臣劝阻,坚持是为了什么?端平入洛是什么意思?宋理宗不顾群臣劝阻,坚持是为了什么?

,,,,,,

  • 岳飞生平事迹介绍:岳飞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军事家、战略家,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他精通韬略,并长于诗词、书法,其高尚品格和爱国...

  • 赵光义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宋太宗继位之谜
  • 赵光义的真名是赵匡义。后来,他改名为赵光义,因为他避开了他的兄弟宋太祖。在他的兄弟中,除了早逝的人,他排名第一。他比...

  • 出身武官的枢密使狄青:宋代唯一一个以文制武的例子
  • 五代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唐废帝从柯,后周太祖,都是军队拥立的。当时,军队几乎形成了建立皇帝的习惯。回顾这种习惯的来源...

  • 宋太祖暴死谜雾是情杀?还是权利的争夺而死的
  • 在历史中为了皇位,可以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只为了那无上的皇位。在历史上有个朝代定了一个兄终弟继的规矩,这就造成一位伟...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