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探索白居易的一生,虽然生逢乱世,但结局不错

说到白居易,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白居易,晚唐诗人,在60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近3000首诗。唐宣宗亲自写诗悼念白居易,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谁教冥路做诗仙60年”,说明他这辈子混得很好。

公元772年,诗佛王维去世11年,诗仙李白去世10年,诗圣杜甫去世2年。动荡过后,唐朝不再辉煌,盛世永不回归。诗坛的三座山相继倒塌。幸运的是,今年白居易出生,刘禹锡同年出生。

虽然白居易生在乱世,但他是为数不多的结局好的唐代诗人之一。他依靠“达则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和中年后“中隐”的人生态度,终于有了金钱和闲暇,活到了70多岁,就像人生的赢家。

[img]194859[/img]

勤奋好学,决心入仕至少年。

白居易出生在一个战争不断的时代,藩镇被割据称霸。“田园荒芜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战争就像家常便饭。尽管如此,白居易的青春仍然过着非常舒适的生活。他的父亲老白是一名基层地方官员。他很早就把他送到苏杭远离战争。白居易特别喜欢苏杭一代,很小就决心去苏杭工作。

这是一个阶级固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基层官员家庭中,实现愿望的唯一途径就是努力学习,获得名誉。

后来,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回忆道:

二十年来,昼课赋,夜课书,间课诗,更不用说睡觉了。以至于舌头溃疡,肘部痔疮,强壮但皮革不丰富,不老,牙齿早衰白,一瞥像飞珠在眼睛里,移动成千上万。

如此努力,并不比悬梁刺股和囊萤映雪差一点啊,肯努力的人一般都不差,白居易十岁读书破万卷,十五六岁就能下笔入神。

[img]194860[/img]

16岁时,他写了家喻户晓的《赋予古原草送别》:

离开原草,一岁一枯。野火烧不完,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写诗的风格已经初具规模。李杜的话非常华丽。白居易反其道而行,追求“老妇人能解决”,即老妇人能理解!王安石说:“世界上的好语言已经被老杜用尽了;世俗语言已经被乐天用尽了。”

那一年,白居易兴高采烈地踏入长安,带着诗歌参观了文坛。顾一看到自己的名字,就开玩笑说:“米价方贵,居也弗易。”言下之意是:帝都的价格这么高,在这里住不容易!

结果顾况读到“野火烧不完”时,立即改口说:“有句话,居天下也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在顾情的认可下,白居易的名声逐渐开始。28岁时,他在高中进士,在金榜上名列前茅。然后他在墙上写道:慈恩塔下的标题处是十七人中最年轻的。

就这样,白居易成了长安的“京漂”,朝九晚五,继续学习,期待升职。

写《长恨歌》,名声震撼世界。

当他第一次进入官场时,有才华的人总是很容易被排除在外。白居易给太尉李德裕发了一篇文章。文章堆积如山,尘土飞扬。李德裕知道这个人擅长写文章,但他仍然不想读。

白居易处处被领导压制,很郁闷,感慨人心复杂,冷暖不可预测。写下“行路难,不在山不在水,只在人情反复之间。”

但金子,早晚都会发光,白居易的才华终于在35岁那年溢出,洋洋洒洒一首《长恨歌》现世:

...天生丽质难以自弃,一旦选在君王侧。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色...

[img]194861[/img]

这首长诗占据了所有的头条新闻,长安城家喻户晓。皇帝看到后,拍了一个“妙!叫白卿,我要奖励他!”

于是,白居易成了左拾遗,是伴君侧的告诫官。当他第一次重新开始工作时,白居易自然充满了热血。他发誓要直言不讳地告诫他,写民间疾苦,写世界上所有的生命。他一天写几本书,堆在皇帝的案子上。皇帝头疼。

白居易不会看眼睛,仍然定期定量地提出建议。他甚至和元祯一起举办了一场“新乐府运动”,以诗歌为载体,向皇帝反馈宫廷腐朽和民间疾苦。

在此期间,传唱最广的是《观割麦》和《卖炭翁》。

足蒸热土气,背灼热天光,力尽不知热,可惜夏日长。可怜的身上衣单身,心忧炭贱,愿天寒。

现在有了这种能力,达则帮助世界已经成为他的座右铭。领导最烦人的是指出问题,但没有人给出解决方案,自然越来越烦人,对白居易越来越不满意。

官场遭遇横祸,左迁九江闻琵琶。

在任何电视剧中,像白居易这样严肃直率的人都活不过两集。

果然,终于出事了。

815 2000年,首相吴元衡在上班的路上被刺杀在街上。任何有一点眼力的人都知道这是官僚集团之间的斗争。白居易很好。他坚持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来到了窒息操作,并主张严格逮捕凶手。

突然,惹恼了几位官员大佬,经过一番暗箱操作,白居易被贬江州。这种贬值,成了他人生的重要节点。

太监从此心长别,世事从此不言而喻。脸上消除忧喜色,胸中消除是非心。

意思是:以后我再也不理这些事了,以前兼济天下,以后我只是独善其身!“荣枯事过都成梦,忧喜心忘就是禅。”

被贬江州,泪湿蓝衬衫,好在是闲职。白居易来了就安全了。有事就写小诗听小曲,于是有了大林寺桃花的情怀:

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盛开。长恨春归无觅,不知转入此。

[img]194862[/img]

深秋之夜,他夜泊江边,突然听到琵琶的声音,如哭如诉,悲上心来,一首歌《琵琶行》问世: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结,凝结绝不停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于有声。

抽象飘渺的音乐竟然还能写出来,而且更加生动,真是千古第一首音乐诗!直到@ 感情被音乐感染到极致,“同是天涯沦落的人,何必相遇!”才觉得世事尽可能原谅。

一首《长恨歌》,一首《琵琶行》,比这两首文采好的没有这两首长,比这两首长的没有这两首好。

晚年求闲工,中隐司官善其身。

三年的降级时间很快就结束了,白居易不擅长官场上的明争暗斗,主动要求去当地做一个远离朝廷的小官。

最好是隐藏起来,隐藏起来留在司官身上。似乎出复似处,不忙也不闲。

晚年的白居易过得很舒服,年薪几万,平时也没什么事做,闲下来就约朋友一起喝酒,写诗。

绿蚁新糟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可以喝一杯无——问刘十九

这首诗充满了情感和正义,充满了兴趣。用现在的话说,外面很冷。我准备了温酒。我能和故事一起喝一杯吗?

刘禹锡还有一首小诗:

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人,数与君相见。

[img]194863[/img]

上帝眷顾一个人,真的很慷慨!白居易的老年生活让无数人梦寐以求,无灾无痛,舒适。

在白居易人生的最后二十年里,几乎不再写关心民间疾苦的句子,回忆起自己的人生,最难忘的还是苏杭: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不能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白沙堤。

我最喜欢的是江南:

江南好,风景老。日出江花红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回忆江南吗?

白居易不再是直言不讳的民生诗人,只剩下一个自称“中隐”的佛教大叔。

也许,他只是在逃避,无能为力,只能独善其身,晚年的白居易也许没那么心安理得。


探索白居易的一生,虽然生逢乱世,但结局不错探索白居易的一生,虽然生逢乱世,但结局不错

,,,,,,,,

  • 白居易晚年好女色:为了求新奇,十年内换了三批家姬
  •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晚年官运亨通。不幸的是,他在道德品质上越来越暴露出一些缺点。 晚年,白居易沉迷于女性。据记载,白...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