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和李岩,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李岩是一个不存在的历史人物,所以没有李自成杀死李岩。历史的谬误以虚假和混乱传播。
小说中李岩的故事是;李岩是河南省祁县的一名举人。他说服政府开仓帮助人民,并被关进监狱。李自成农民军来后,他救了李岩。李岩成为李自成的重要顾问和将军。他的地位和李自成顾问宋的建议一样重要。后来,牛金星怀疑李岩,李自成杀了李岩。李岩之死对李自成农民军的打击无异于太平天国的石达开。
李自成为什么要杀李燕有点不可思议。从李自成也是农民军首领的罗汝来看,这并不奇怪。虽然我们今天赞扬了农民起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img]190713[/img]
李自成从家乡背着两条人命从军,凭本事成为明军的总统。起初,李自成并没有想到起义和推翻明朝。如果不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让李自成转移到农民军,李自成将在明军顺利晋升,并可能成为农民军的死敌。在付款银中,李自成手下的三名士兵被上级王国殴打。李自成愤怒地杀死了王国,并与当地负责付款的县官混在一起。突然,他无法在明军中相处。他成了朝廷的通缉犯,不得不投靠叔叔高迎祥。后来,高迎祥死了,他成了一个新的王者。后来,李自成又火了罗汝才的农民军,进入河南,收集饥民,军队扩大到2万多人。由于提出了均田免费的主张,李自成得到了农民的支持,他的农民军队发展到了数百万人,所以他在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在北京取得了进步。
但李自成还是没想到要推翻明朝,他写信给崇祯皇帝,只是要求崇祯封他为西北王。在东进途中,李自成的部队只在山西武关遭到明军的顽强阻击,其部队损失2万人。这一小小的挫折让李自成灰心丧气,他很不安,想撤退。在不确定的时候,明朝后面几个关口的明军纷纷送来投降书,这大大出乎李自成的意料,北京的明朝官员也纷纷投降李自成。李自成没有准备好进入北京。令人惊讶的是,崇祯皇帝也在景山上吊。崇祯不知道李自成的真实意图。李自成只是想成为西北王。他以为大明已经死了,先走了。这不得不说令人遗憾。
[img]190714[/img]
李自成的农军进入北京,前几天军纪还好,李自成也下令对人民不要秋毫无犯罪。但是李自成的军队又不收税,军薪成了一个大问题,下属的纪律也开始混乱,抢劫人民,压榨明官。仅仅10多天,李自成的军队在北京就失去了人心,纪律松懈。李自成的得力助手侄子李过、刘宗敏等将军也很腐败,约束部队也不严格。刘宗敏占领了吴三桂的妾陈圆圆。吴三桂正在观察李自成是否能有所作为。听到这个消息,他忍不住生气,杀死了山海关2万农军。
李自成命令李燕和刘宗敏带领军队进行讨伐。他们拒绝了。李自成不得不自己带兵。结果,他完全失败了,被吴三桂关宁铁骑兵和满洲八旗兵打败。事实上,此时的农民军不再被称为军队,而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经常把抢劫的财产送回陕西和河南的家乡,把财产缠在身上,军事纪律消失了。李岩、刘宗敏无法约束手下,李自成勉强凑够了10多万人前往山海关,两军对阵,其部队很快就崩溃了。八旗军忙着抢李自成农军留下的财宝,并没有一直追李自成,让李自成跑了500英里,一口气跑回北京,才没有被活捉。
[img]190715[/img]
而传说中的李岩大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杀的。小说中说,李岩的策略是坚守河南,收复河南的税务部队,建立稳定的后方。而这让李自成怀疑李岩要另找出路,与李自成分庭抗礼。李自成没有感受到李岩的苦心,结果是一场杀戮。李岩在传说中被杀。小说家写了一个李岩,也许只是一种叹息:如果李自成采取了正确的策略,也许后果并非如此。
事实上,历史学家的研究也发现李燕并不存在,至少有疑问。
郑廉在《豫变纪略》中写道:祁县李燕没人。我家离祁县只有100多英里。河南人郑廉年轻时参加了罗汝才的农军。事实上,农民军从崇祯元年到崇祯十五年,从未突破过祁县。因此,祁县没有李燕的故事。
《定鼎奇闻》中最早记载李岩的事迹、在《樵史通俗演义》小说中,流传民间,被史家视为正史,才成定论。
[img]190716[/img]
还有人说李岩不是祁县人,而是砀县人
近年来,河南省博爱县发现的《李氏家谱》记载,李信人、叔叔李精白早年在武术中举人,然后投入军队。李信是李燕,没有记载在祁县被关进监狱的事迹。因此,李燕的存在仍然存在疑问。
历史上有李岩这个谋士吗? 李自成为什么要杀自己的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