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吕夷简和王曾在历史上的关系如何?他们之间的故事是什么?

历史上吕夷简和王曾的关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宋朝历史上,范仲淹被称为“范文正公”。其实还有一个“王文正公”,就是宰相王曾。

公元1022年(北宋乾兴元年),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病重,临死前召王前来,在皇前起草遗诏:

明肃皇后辅立皇太子,听断军国大事。

这里的“明肃皇后”指的是当时的皇后刘娥,而“皇太子”指的是六王子赵真,后来的宋仁宗。

[img]185663[/img]

出乎意料的是,王曾起草的遗诏一出,就引起了宰相丁谓的强烈反对。丁谓认为,遗诏中的“权”字应该去掉,“权”字在这里的意思是“全权代理”。当时,宋仁宗只有13岁。宋真宗的意思是让刘娥代政。首相认为,太后代政有吕雉和武则天的风险。因此,建议将辅政的权力交给首相。最后,王没有听丁谓的话,仍然把“权”字留在遗诏里。

仁宗登基后,刘娥被尊为皇太后。刘娥以雷霆的手段贬低了首相丁谓。忠诚的王曾被提拔为首相。王曾还推荐另一个人担任首相。这个人是吕夷简。然而,王曾是“首相”,吕夷简是“副相”。北宋两位首相王曾和吕夷简在一起工作多年。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最终在法庭上挣扎,被宋仁宗端上了锅。

在最近播出的北宋历史剧《清平乐》中,宰相吕夷简有很多场景,而另一位宰相王曾似乎很低调。随着吕夷简越来越霸气,王曾终于看不下去了,打算把吕夷简拉下马。剧中,吕夷简与王曾的斗争是基于“梁怀吉被姑姑和县长合谋,卖进皇宫”的案件。事实上,这个案子是原著《孤城闭》中的艺术故事,历史上没有这个案子的记载,而王曾与吕夷简的斗争,却是另一个案子。

王曾出生于著名的门阀太原王。由于父母的死亡,他由叔叔抚养长大,才华横溢。他曾连续三元。杨毅曾评价年轻的王曾是“王佐之才”。吕夷简是首相吕蒙正的侄子,一直受到宋真宗的重视。王曾和吕夷简合作多年。仁宗年轻时,世界和平,河清海晏。他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公元1029年(天圣七年),玉清昭应宫失火,王曾被罢相。刘娥死后,宋仁宗登基,罢免了吕夷简、张琦等朝廷辅臣。不久之后,由于吕夷简对宋仁宗提出了“八条建议”,宋仁宗计划召吕夷简再次担任首相。就在这时,吕夷简听说宋仁宗也有召王回来的意思。经过仔细思考,吕夷简展示了自己的权谋:吕夷简率先给宋仁宗上了一份奏疏,说自己的才华不如王曾,建议召回王曾做宰相。

[img]185664[/img]

宋仁宗正在纠结谁是王曾和吕夷简最合适的首相。当他看到吕夷简的疏散时,他立刻有了一个想法:如果他的才华不如王曾,但首相不仅需要才华,还需要思想。吕夷简有勇气推荐王曾。他一定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因此,吕夷简担任首相,王曾担任副相。

他们在中心,但和以前大不相同。当王曾担任首相时,他与吕夷简有商有量。轮到吕夷简担任首相的时候,他并没有给王曾面子。王曾以君子为己,处处容忍吕夷简。但是吕夷简越来越过分了,王曾终于受不了了。宋史云:

一开始,吕夷简知政事,事曾谨甚,曾强烈推荐为相。和夷简位曾上,任事久,多次专决,曾无法忍受。

特别是在“范吕之争”之后,范仲淹没了吕夷简,王曾想扳倒吕夷简。从来没有想过,吕夷简很谨慎,很少有把柄。有一次,王发现吕夷简犯了一个大错误:他参与了买卖官员。宋史:

王曾与夷简数争事,不平,曾斥夷简贿市恩。

原来,一个叫王继明的小官员曾经给吕夷简送了3000元,吕夷只是安排他做秦州知州。王向宋仁宗举报此案后,宋仁宗大吃一惊,迅速质问吕夷简。出乎意料的是,吕夷简平静地说:“这是一个诬告!”

为查明此案,王曾特意派吕夷简的死对头,御史中丞范讽亲自负责此案。

据报道,秦州王继明曾因此受贿夷简。

[img]185665[/img]

调查结果让王曾大吃一惊。首先,名叫王博文的秦州知州没有受贿。其次,吕夷简确实拿到了3000元的钱,这是吕夷简自己的,但他打算捐给家乡建一所学校。

此时,王先生意识到,所谓的贿赂案只是吕夷简故意扔出的诱饵,只是王先生被骗了。吕夷简在与李迪打交道时也使用了这一举措。

王曾是当时清流眼中的好宰相。范仲淹一直不喜欢吕夷简,但他非常尊敬王曾。王曾被吕夷简坑后,那些建议者盯着吕夷简。宋仁宗被王曾和吕夷简惹恼了。愤怒之下,他们把这两位宰相放在一个锅里,全部罢相。宋史:

“曾言也有过者,然后与夷简俱罢。”

当时朝廷中心有五个人,吕夷简、王曾是宰相,宋丝、蔡齐、盛度是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其中,吕夷简和宋丝交好,王曾和蔡齐交好,盛度只有一个人。宋仁宗问盛度,王曾和吕夷简被贬后,谁能当宰相?

《宋史》:

仁宗问度说:“王曾、吕夷简力求退,何必呢?”度对说:“二人腹心之事,臣不得而知,陛下问两人以谁可代,其情是可以察觉的。”

[img]185666[/img]

盛度是个聪明人,他对宋仁宗说:“陛下只要问王曾和吕夷简的意见,就知道了。”

宋仁宗用盛度的话问王曾和吕夷简。结果,王曾推荐蔡齐,吕夷简推荐宋丝。直到那时,宋仁宗才明白盛度的意思。他一口气贬低了王、吕、蔡和宋,并独自留下了盛度。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宋仁宗非常讨厌吕夷简和王曾之间的斗争。

在北宋的历史上,王曾和吕夷简都做出了巨大的政治贡献。然而,王曾是一位纯粹的绅士。《宋史》评价王曾“忠诚贤惠”。吕夷简擅长权谋,但他不是贪污受贿的人。在肯定吕夷简“深谋远见,有古代大臣之度”的同时,《宋史》不忘评价吕夷简“收恩避怨,以固权”。王曾和吕夷简可能是“贤相”和“权相”的区别。


吕夷简和王曾在历史上的关系如何?他们之间的故事是什么?吕夷简和王曾在历史上的关系如何?他们之间的故事是什么?

,,,,,,

  • 岳飞生平事迹介绍:岳飞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军事家、战略家,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他精通韬略,并长于诗词、书法,其高尚品格和爱国...

  • 赵光义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宋太宗继位之谜
  • 赵光义的真名是赵匡义。后来,他改名为赵光义,因为他避开了他的兄弟宋太祖。在他的兄弟中,除了早逝的人,他排名第一。他比...

  • 出身武官的枢密使狄青:宋代唯一一个以文制武的例子
  • 五代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唐废帝从柯,后周太祖,都是军队拥立的。当时,军队几乎形成了建立皇帝的习惯。回顾这种习惯的来源...

  • 宋太祖暴死谜雾是情杀?还是权利的争夺而死的
  • 在历史中为了皇位,可以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只为了那无上的皇位。在历史上有个朝代定了一个兄终弟继的规矩,这就造成一位伟...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