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历史剧《清平乐》很受欢迎。宋仁宗、刘太后、晏殊、范仲淹、韩琦等历史名人都出现在舞台上,给人一种明亮的感觉。然而,在这些名人的背后,有一个小人物不得不提到,这个人就是宋仁宗最近的侍者张茂。
[img]185118[/img]
在《清平乐》中,张茂不仅是宋仁宗身边的当红宦官,也是一个头脑清醒、有七情六欲的宦官,甚至非常佩服曹皇后。
与《清平乐》不同,历史上的张茂帮助曹皇后平定宫乱,却被宋仁宗冤枉,差点自杀。但为了保持曹皇后的清白,他不敢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
据《宋史·宦官二》记载,
张茂则,字平甫,开封人。初补小黄门,五迁西头供奉官,做内东门。禁庭夜有盗,茂则首登屋进入,既获贼,又迁入御药院。
从这段记录中可以看出,张茂已经升职好几次了。宫里有小偷,张茂是第一个冲进房间抓小偷的人。可见他勇敢敏捷。
张茂什么时候入宫,史书上没有记载,但《宋史》记载宋哲宗登基后不久,张茂去世后“79岁”,宋哲宗登基于公元1085年。这样,张茂就应该出生在公元1006年以后,宋仁宗赵真出生在公元1010年,所以张茂和宋仁宗年龄差不多,应该长期为宋仁宗服务。但是,如果你从小就不跟着宋仁宗,那就没有办法证明了。
历史上,张茂头脑清醒,有谋臣之风。有一次,当宋仁宗生病时,他在半夜突然打电话给张茂。张茂进入宋仁宗房间后,其他宦官迅速关门。张茂很快停下来说:
[img]185119[/img]
“什么都不能担心,为什么会让中外怀疑?”(来自宋史)
意思是:皇帝生了小病,如果门关上了,外人恐怕会认为皇帝病重,对朝局不利。
在宋代,宦官可以被释放。张茂曾担任果州团练等职,后来被召回皇宫。庆历八年(1048年)正月十八,发生了一件大事,影响了张茂则的一生。
今年的元宵节,宋仁宗原本打算在宫中张灯结彩,被曹皇后以“奢侈”为由劝阻。三天后(正月十八)晚上,宋仁宗和曹皇后正在房间里休息,几个侍卫突然用刀杀入皇后所在的中宫。曹皇后听后,赶紧出去喊时任皆知的张茂来杀贼。小偷已经开始在殿里杀人了,被杀的宫女大喊大叫。曹皇后担心宋仁宗有危险,就从外面把宋仁宗锁在房间里。
宋史曹皇后传说:
帝欲出,后闭合支持。
过了一会儿,张茂带人来保护她。曹皇后把杀贼交给张茂后,她担心小偷会趁乱放火,于是迅速命令宫女宦官打水灭火。
当时,宫女们都很害怕,场面也很混乱。为了逃跑,他们不听曹皇后的调度。曹皇后拿起剪刀,剪掉了宫女和宦官的头发,对大家说:“天黑无法辨认。明天你会用头发请功!”宫女太监们一听,就尽力灭火救人。
后度贼必纵火,阴遣人勾水跟后,果举火焚帘,水随灭之。
[img]185120[/img]
在曹皇后和张茂则的共同努力下,叛乱得到了平静。不得不说,从处理这件事的角度来看,曹皇后冷静,安排得很好。张茂第一次来平息叛乱。他们是平息此事的伟大英雄。然而,宋仁宗事后并不这么认为。
宋仁宗认为叛乱平息得太顺利了,怀疑是曹皇后故意安排的,想展示她的能力,张茂是曹皇后的同谋。宋仁宗甚至大喊要废除曹皇后。然而,由于曹皇后赢得了人们的心,大臣们试图维护它,宋仁宗找不到曹皇后谋划此事的证据,@ 曹皇后继续执掌中宫,张茂则获奖,张茂则的诏书上写着:
宫禁不惊,钱藏如故,只忠和力,给固嘉之。
出乎意料的是,宋仁宗对此事感到不安。8年后,在嘉佑元年(1056年)的第一个月,宋仁宗病重,语言混乱地喊道:“女王和张茂一起谋反!”《续期资本治理通鉴》记载:
上自禁中大喊出来,说:“皇后和张茂谋大逆。”言语极其错误。
这句话吓坏了所有人。当时,张茂离得不远。听到这句话后,他觉得自己受了很大的委屈,不得不自杀。
当时的宰相文彦博听说后,迅速制止张茂则,怒斥张茂则:
“天子有病,妄语尔,汝如何突如其来!如果你死了,中宫怎么能自容呢?”
[img]185121[/img]
文彦博不愧为一代著名的大臣。他的话告诉张茂:皇帝生病了,胡说八道。你怎么能认真对待他?如果你自杀了,你就承认了这件事。你让曹皇后怎么处理?让女王自杀吗?
张茂听了文彦博的斥责,心里不寒而栗。他认为自己一生都是忠诚的,但宋仁宗如此冤枉了他。最后,张茂一生都不敢自杀,以保持皇后的清白。但这件事对他影响很大。他一生的后半段都在颤抖,心里很痛苦。
《宋史》曾评价张茂则:
茂则性节俭,食物不重味,衣毛累了十几年也不容易。
作为宦官,张茂过着简单的生活,几十年来一直没有换过新衣服。可见,这位为宋代的宦官值得后人尊敬。
张茂在历史上是什么样子的?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