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长孙无忌吗?今天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长孙无忌是唐朝的名人。当他成功时,他是众人瞩目的焦点。这一点可以通过任职和奖励来证明:将军、官员、官员、尚书、司空、司徒、侍中、中书令、赵国公、太尉、顾命大臣、凌烟阁英雄排名第一。但这仍然是不可避免的。他的结局是沮丧的:他先被诬陷,然后流放,最后上吊自杀。
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达到一定的高度,他自己的荣誉和耻辱与周围的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注定要影响“宏观”,但也受到“宏观”的影响,长孙无极就是这样。然后带着问题来讨论它成败的原因。
[img]176234[/img]
我们将长孙无忌的成功归结为三点:
1.出身。他来自一个官僚家庭。权贵之后,父亲是隋朝将军孙生,母亲是北齐乐安王的女儿。封建时代,门阀等级森严,一个人的社会阶层基本决定了他未来的朋友圈和婚姻圈。
不,长孙无忌和唐国公的次子打得很好,次子是谁?李世民。
不仅如此,历史记载,长孙生还活着的时候,就非常认可李渊的家风,觉得女儿结婚后会受到很好的影响,成为一个有能力有见识的榜样女人。两个家庭一起结婚,成了孩子的姻亲。多年来,13岁的观音丫鬟(女王小字)嫁给了16岁的李世民,生下了李承乾、李泰、李治。
总结:阶级决定了长孙无忌的社交圈,让他离权力漩涡特别近。
[img]176235[/img]
2.选择。隋末,在李世民和谋士的煽动下,李渊决定反隋。你知道,世界上总是有更多的追随者,风险更低,成本更低。长孙机智地判断了情况,去长春宫见李渊,愿意帮助他,成功地进入了“开路人”的行列。
武德九年来,李世民与王子李建成的矛盾越来越大。方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共同劝说李世民率先发动攻击。最后,玄武门事件赢得了世界。
在历史趋势中,有些人选择支持衰落的隋朝,有些人选择与宇文化站在一起。他们失败了。李渊的一些盟友选择做王子李建成的工作人员。他们也失败了。经过两次选择,长孙无极决定了自己的生活。
3.态度。历史上的辅助英雄特别容易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例如,清朝的年羹尧和隆科多最终被雍正憎恨。唐太宗登基后,长孙无忌经常理性地建议“外戚不应该有太多的权力”,顺便说一句,他辞去了首相的职务。这一举动不仅保持了家庭的安全,而且为自己带来了声誉。
[img]176236[/img]
当然,长孙无极并不完美,他也有很多缺陷,这已经成为他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公元659年,长孙无极以谋反罪流放黔州,很快被袁公瑜逼死。他死后,所有的财产都被炒了,所有的近亲都去岭南为奴为避。怎么会有“悲惨”这个词呢!原因如下:
1.地位。是的,地位让他成功,也让他失败。唐太宗死前,李志会判断长孙无极和楚遂良的决定。相反,辅政大臣的建议可以优先受理。随着皇帝年龄的增长,辅臣与天子之间的先天矛盾。
2.战斗。虽然长孙无忌在“外戚干政”方面推脱得很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战斗”。吴王李可一直与长孙抱怨。在处理房屋遗产和爱情谋反案件时,长孙无忌借此机会打压,李可被杀。“战争”涉嫌结党和权力,这是原因 皇帝也越来越害怕。
3.武则天。在掌握权力的道路上,武则天遭受了很大的阻力,长孙无忌是最大的阻力来源。在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之前,他特意带着好酒、好菜、好布去了他的家,但被严厉的话语拒绝了。武则天的母亲也多次访问,并被正义地赶了出去。随着武氏在唐朝站稳脚跟,必然会迎来对手的修复。
后记:
所谓“原因”,本文旨在宏观,即长孙无忌起起落落时不可忽视的大因素。当然,会有很多主观和微妙的原因,但如果太繁琐,就不会列出。
为什么长孙无忌能成功?为什么他最终被削爵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