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可以说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在朱元璋的将领中,李文忠擅长调兵奔袭,徐达擅长进攻策略,春天经常擅长突袭,冯胜擅长侧攻,朱文正则擅长防守。明朝开国名将朱文正(1336-1365年),其父朱兴隆(南昌王),朱元璋的兄弟。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子,朱元璋集团骨干成员。元末至正四年,淮河沿岸发生了非常严重的旱灾,导致当时当地农民收成不佳。此外,元朝政府的官员不作为导致瘟疫、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当地人民到处哀悼。朱文正的父亲和祖父母相继死于饥饿。母亲王氏和叔叔朱元璋是他幸福家里唯一剩下的人。无奈之下,他只能投奔叔叔朱元璋。
直到12年,朱元璋起义,朱文加入起义军后,慢慢展现了他非凡的军事天赋。他勇敢而足智多谋。在朱元璋的带领下,他取得了许多军事成就。不久,他就坐在了枢密院的位置。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img]174241[/img]
很快,朱文正迎来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洪都保卫战。洪都最初是由朱元璋的死敌陈友谅控制的,但洪都守将背叛了陈友谅,投靠了朱元璋,并将洪都交给了朱元璋。
直到23年,陈友谅利用朱元璋率领主力军北上救刘福通的机会,聚集了60万军队,一举发动反击。他的第一个目标是洪都。洪都是应天府的门户。对朱元璋来说意义重大,不可错过。如果洪都没有破裂,就很难占领应天。朱元璋把守洪都的重担交给了侄子朱文正。
当时洪都只有几万守军。虽然城墙很坚固,但敌我军力相差太大,看着洪都就要沦陷了。这时,朱文正站了起来。朱文当之无愧于明朝开国第一守将的称号。他确实是一个军事奇才。城里有成千上万的士兵和马匹。他结合每个人的优势和专业知识,有目的地分配任务,有序地实施防御准备工作。将敌人拖到洪都近三个月,成功为朱元璋的防守赢得了很多时间,打破了陈友谅原来的计划,迫使他提前与朱元璋作战。
朱文在洪都保卫战中挡住了陈友谅60万军队的进攻,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两个月后,朱元璋率领援军抵达洪都,开启了历史上著名的鄱阳湖之战,这也是朱元璋统一世界的基础之战。朱元璋从安丰赶来支援朱文正,与陈友谅在江西鄱阳湖展开了一场死亡之战,最终以陈友谅的失败告终!
[img]174242[/img]
朱文正在洪都保卫战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军队将领的表彰会上,朱元璋给了所有参加战争的军官和士兵丰厚的奖励,所有的将军都加入了军衔。朱元璋看着朱文正问:“你想当什么官?”朱文正说:“叔叔和父亲成了伟大的事业,为什么他们不富有?先给亲戚封官,怎么说服大众?”朱元璋听了很开心,越来越喜欢这个侄儿。
但是真相是什么呢?事实上,朱文正只是对叔叔朱元璋客气,他万万没想到朱元璋真的没有给他任何官员。这时,祸根就埋下了。为了表达不满,朱文正做了很多幼稚的事情,比如借酒浇愁,明目张胆卖官,但这些只是小儿科,他只想引起朱元璋的注意。至正二十五年,朱文正背叛朱元璋,转投张士诚账下。后来,在抓住朱文正后,朱元璋非常难过。他用鞭子追着朱文正,不停地鞭打他。朱文正不停地躲闪。朱元璋不停地骂:让你去找张士诚吧!让你投奔张士诚!
军队中的许多将军认为朱文正投奔敌人,应该按照法律和法规进行切割。多亏了朱文正的叔叔、母亲、马皇后的强烈劝说,朱元璋没有切断朱文正,也没有软禁桐城的朱文正。不久,朱文正去世了。在这里,一代著名的将军郁郁寡欢地死去。但朱元璋并没有忘记,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把朱文正八岁的儿子封为靖江王,成为大明史上唯一的非太祖血系王族。
朱文在洪都保卫战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为什么他最终死于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