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在通信基本上依赖于咆哮的古代,很难随时掌握战场信息,并根据时间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像关羽一样强壮,在淹没了七支军队后,他围攻了樊城几个月,但孙权的突然联盟让他措手不及,没有调整的空间。结果,他不得不失去麦城,失去了生命。可以看出,几乎不可能在战场上保持完全的胜利。
众所周知,赵云在三国时期从未打过败仗。事实上,主要原因是他几乎从未打过大战役,也从未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官作战过。事实上,在三国时期,还有另一个人。他是曹操手下的不败神将。三国志记载了他22场战役,战绩全胜。此外,大多数战役的黄金含量都很高。孙权、刘备和吕布都输在他手下。他很高兴。
[img]172796[/img]
乐进一生中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活得太短,在建安23年英年早逝,没有亲眼看到曹魏的成立。正因为如此,他留下的史料很少,这是五子良将军史书中记载最少的。《三国志》中的500多个单词记录了他22次战斗,总结了他战斗的特点。有三个基本词:先登、斩将、大破。陈寿对他的评价是“勇敢勇敢”,也就是说,他敢于战斗和战斗,这与张飞非常相似。
当曹操还在朝廷当官的时候,乐进已经是他门下的一个小官了。后来,当黄巾起义时,曹操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在当地招募军队来讨伐黄巾。乐金还被送到家乡招募村民,招募了1000多人,成为曹操手下的领军将军,是曹操的直系。从“先登”中我们可以看出,乐进跟随曹操作战,经常扮演先锋的角色,可见曹操也非常重视他的勇敢。
初平四年,曹操以父亲被杀为借口,毅然出兵徐州攻打陶谦,但没想到他在前线激战时,后院发生了大火。吕布在长安被李珏打败,逃到关东,成了丧家之犬。陈宫带他进兖州,攻占曹操大本营。曹操听到这个消息,不得不会师讨伐吕布。当双方对抗濮阳时,吕布被乐进击败,然后将吕布围困在下邳。曹操在收复兖州数十座城市的战斗中,乐进都有“先登之功”,其勇敢程度就像现代战争中的坦克。
乐进除了勇往直前之外,还是斩将专家,袁绍父子手下的将军都被斩首了。建安四年后,刘备投奔袁绍,曹操与袁绍大军对峙。结果袁绍目光短浅,缺乏指挥能力,强大的军队被弱小的曹操击败。在这场战斗中,乐进依然冲到第一线,斩首袁军将军淳于琼,乐进对阵刘备,陈寿之用了三个字:“一切都破了”。袁绍战败后不到几年就死了。后来,他的几个儿子与遗产作斗争。曹操趁机进入河北攻击袁谭。乐进再次不负众望,斩将严敬。乐进在高干之后的战斗中更加勇敢,陈寿用了四个字:“连战斩首”。
乐进击败的最后一个枭雄是孙权,也就是逍遥津大战。当时曹军主力在汉中与刘备作战,江淮战线空虚。孙权抓住机会亲自带领军队10万人围困合肥,以应对西线的刘备。当时合肥的守军只有几千人,而守城的将军乐进、李典、张辽还不和谐。幸运的是,曹操早就安排了深谋远虑,他命令有乐进守城,张辽、李典进攻。一方面体现了对乐进的爱,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他太勇敢,缺乏权谋,容易冲动。结果曹军以800人两次击破孙权10万大军,孙权丢了帅旗,狼狈逃回江东。
曹操的猛将:为什么乐进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