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蒜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往下看。
楚蒜子是东晋康帝的皇后。她温柔、贤惠、聪明、博学。作为一名女王,她本可以在后宫度过一生,而不询问政治问题。然而,她的命运三次把她推到舞台前,听政治,努力维持司马王朝。
咸康八年(公元342年),晋成帝司马衍去世,琅琊王司马岳即位为晋康帝。同年,楚蒜子被封为皇后。第二年,她生下了司马丹王子(dan)。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司马岳刚执政两年后就去世了。据说司马丹是晋穆皇帝,楚大蒜从皇后变成了皇后。由于新皇帝还年轻,在大臣的推荐下,这位19岁的太后开始在朝鲜摄政。
[img]172560[/img]
皇帝年轻,掌握君权的太后没有治理国家的经验。大权应该落在楚蒜子身后的外戚手中。然而,她的父亲主动申请离开北京,远离帝国政治漩涡的中心。没有父亲在朝廷的帮助,楚蒜子的摄政生涯一定不会那么顺利。
公元357年,穆帝十五岁行冠礼,楚太后毫无留恋权,立即还政给司马丹,退居崇德宫,过着青灯古佛的生活。
[img]172561[/img]
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公元361年,19岁的司马丹突然去世。因为没有孩子,所有的大臣都欢迎他的叔叔司马丕为皇帝,这在历史上被称为金哀帝。然而,从王子到皇帝的司马丕并不想管理这个国家。他每天都和方士们混在一起炼制“仙药”,很快就病得很重。看到皇帝不可靠,楚太后被大臣们邀请“主持工作”。
哀悼皇帝死后,楚太后立了弟弟司马奕为皇帝,这是她经历过的第四位皇帝。这时,朝廷里有一位权势雄厚的大臣,叫桓温。为了建立权力,他向朝廷提出废除司马奕,将司马昱改为皇帝。佛堂的楚太后收到桓温的请求时,叹了口气。
[img]172562[/img]
当时桓温手持兵权,早已垄断朝中势力。这种演奏与其说是“讨论”,不如说是“通知”。楚太后别无选择,只能同意废除皇帝的演奏,司马玉即位。可笑的是,就连晋升文帝也没有逃过短命的诅咒。他在位一年后驾鹤西去,留下遗诏推荐谢安上位。
谢安是谁?是楚太后的叔叔。谢安不愿意被桓温压制。他与门阀王室合作,阻止了桓温篡夺王位的野心。他的儿子司马曜是孝武帝。皇帝年轻时,桓温的残余势力不容低估。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谢安率领大臣们第三次邀请楚太后听政。此时,楚大蒜已经50多岁了。
公元376年,晋孝武帝长大后,楚太后终于卸下重担,回到了与世无争的后宫。八年后,这位传奇的皇太后在显阳殿去世,享年61岁。
为什么楚蒜子三次垂帘听政?她一生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