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赵匡义和李渊在奖励金钱和爵位时有什么区别?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不断发展,让大家摆脱历史的迷雾,回到刀光剑影的时代,看看赵匡义的故事。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这是《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四》中岳飞的一句话。岳飞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没有看清楚宋朝君臣的普遍观念,也不知道宋朝不仅文官爱钱,武将也爱钱如命:赵匡胤是宋朝武将爱钱的始作俑者,赵匡胤吃言给钱不给权。沮丧的将军曹斌说了一句话,就是这句话成了后世官员的口头禅和座右铭。

在奖励金钱和头衔时,赵匡义的做法与唐朝高祖李渊大不相同,这也可能是宋朝富而不强的主要原因——君主和大臣眼中只有钱。谁愿意冒险打仗,拓展领土,保护边境和人民?有个地方盖钱库就行了。你找不到宋朝人民的钱。首相和将军可以做远洋贸易——宋朝首富和逃亡将军张俊福让赵构流口水。

[img]171609[/img]

看正史新旧唐书,可以看到秦琼投唐后打了三仗,得到了唐高祖李渊赏赐的一把金酒壶,200斤黄金,14000块丝绸。李渊的赏赐不仅限于珍宝、金银、丝绸、缎子,还包括官职和爵位。“开国公”就像没有资本一样撒了很多:秦琼(翼国公)、程咬金(宿国公)、李积(徐茂功先是莱国公,后改封曹国公)、罗士信(山国公)等数十人被封为国公。

众所周知,秦琼被唐高祖李渊命名为上柱国(勋位),是大唐第一个单挑悍将。然而,读者可能不知道李积也获得了这个称号,他一投唐寸功不立就获得了这个称号。李积以故主李密的名义上交了瓦岗军的剩余部分。李渊高兴地看着:“徐世积在感德上做出了贡献,真正的纯粹大臣也做出了贡献。因此,“诏授黎阳总管、上柱国、莱国公。寻加右武侯将军,改封曹国公,赐姓李,赐良田50顷,甲第一区。”

官职良田美宅足以把李积砸晕,但李渊认为还不够,想加封李积的父亲李盖为王:“封父盖为济阴王,封固辞王爵,封舒国公,授散骑常侍和陵州刺史。”

李渊的大手笔让反王指挥下的好将眼红心跳,纷纷卷甲倒戈王李唐跑,这也为李渊定鼎中原乃至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李渊甚至后来的大唐帝国历任皇帝,都毫不犹豫地奖励忠臣良将。朱元璋铁腕反腐,但贪官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长了一茬。在整个唐朝,基本上没有著名的贪官:皇帝的奖励已经花了十辈子了。谁会冒着腐败的风险贪污和浪费法律?

盛唐的名字不是白叫的,只有大气的帝王,才能造就海纳百川四夷宾服的盛世王朝。

与唐高祖李渊相比,宋太祖赵匡胤小气得像个小抠儿。

在浪漫小说中,宋江武松获得了宋徽宗赵霁赠送的10万元。然而,当我们看宋朝的正史时,我们会发现赵霁不可能给宋江10万元奖励。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开国太祖赵匡胤会从地下爬出来给他一记耳光:“你的祖先是为了省钱让你奖励强盗吗?”

当然,这是个笑话。我们不要说浪漫小说有多夸张。即使有10万元的奖励,宋江也不敢要。他没有地方假装。

[img]171610[/img]

在武侠小说、影视剧中,大侠们吃饱喝足,扔下一块银子飘走,店主们也淡然收起,既不称重,也不想找钱。在真实的历史中,即使宋朝皇帝上街,周围也有人挂着几串铜钱或铁钱(不要惊讶,许多朝代都是用铁铸造的)。至于户部的钱库和皇帝的司库,里面最多的不是真金白银,而是大量的铜钱和铁钱。

当然,宋朝皇帝奖励文武大臣的也是铜币。纸币交子并没有贯穿宋朝,纸币贬值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历代都喜欢真金白银。没有真金白银,铜币也很好。不管交子有多少,它只能代表一个数字。也许有一天它会变成废纸——宋朝已经灭绝。谁会想要你的纸币?

我们今天说的北宋开国元勋曹斌,在《宋史·列传十七》中与潘美合为一传,他们在《宋史》中排名靠后,远不如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折德易等人。只有在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的过程中,他们基本保持了中立:“彬中立不倚,非公事不尝造门,群居燕会也很少见。”

赵匡胤成为皇帝后,他还问曹彬:“我一直想和你亲近。你为什么不注意我(我曾经想要你,你为什么疏远我)?”曹彬回答说:“我是郭荣(奇怪的是,为什么很多人称周世宗为柴荣。事实上,他在继承郭威和王位之前就改名为郭荣)是亲戚!”

赵匡胤成为皇帝后,派曹彬去征服南唐。出发前,赵匡胤许下诺言:“攻打南唐,活捉李煜,我就封你为枢密使(克李煜,以清为使相)。”

当时,南征以曹斌为主教练,潘美为副教练。副教练潘美提前祝贺主教练曹斌晋升为“使相”(枢密使领军国机务、兵防、边备、军事政令、出纳密命、佐邦治、统治宰相,故称使相),曹斌只是笑了笑,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你忘了还有一个太原。”

[img]171611[/img]

曹彬潘美凯旋,赵匡胤隆重地在太庙献俘,却拒绝给曹彬潘美任何奖励。相反,他为自己的食言和肥胖找借口:“我本来想让你当枢密使,但太原刘继兴(南汉君主)闹得很厉害。等他赢了,再研究你当枢密使。”旁边的潘美一时忍不住,扑哧儿一声笑了起来(美窃视彬微笑)。赵匡胤也觉得脸上挂不住,便刨根问底。潘美复述了曹彬之前的话,赵匡胤笑了,奖励了曹彬20万元,即使拉倒了。

《宋史》记载了20万元,但根据司马光的个人笔记《苏水记》,却充满了不同的事情。当时赵匡胤的话让曹彬脸色发绿:“彬萍还江南,说:‘这个角落还有很多不平的人。你是使相,品味极佳。你愿意复力战邪!而徐志,更为我取太原。"

根据司马光的记载,我们可以发现赵匡胤正在向曹操学习,欺骗吕布:“狐兔不休息,不能先饱;饥饿是有用的,饱了就走。”

于是曹斌不高兴地回家了(彬不高兴地撤退了)。当他回到家时,他发现赵匡胤给了他一个惊喜:“当他回家时,他看到房间里满是钱。”司马光说,赵匡胤用来装满曹斌家的钱是50万(50万)。

事实上,50万元并不多。如果按1000元计算(有时是600或700元),那只是500元(索)。在公开出售官员和头衔的宋代,明确的价格是“
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促通判”,即使赵匡胤奖励曹斌50万而不是20万,也只有蔡京卖一顶通判官帽的收入一样多。如果只有20万,他可能只能买一个像宋江这样的小官员。

[img]171612[/img]

五百贯钱摆了一个房间,说明赵匡胤做坏了:为了让钱看起来更多,把绳子拿走,这样才能铺得满地都是。

这似乎不值得为赵匡胤努力工作。50万(20万)500贯(200贯)的钱摇晃了曹斌的眼睛,说出了一句著名的话。这句话有两个版本:“好官员只有太多的钱。为什么要使相(司马光版)”
“为什么生活会变相,好官也不会有太多的钱。(脱版)”

赵匡义这种做法看似聪明,却开了个坏头:如果文武群臣都像曹彬一样思考,宋朝还有希望吗?

“好官不多钱”,翻译成“千里为官只为财”。这句话经常在后世很多官员嘴里听到,是他们的口头禅和座右铭。他们心里想的是书中的绅士,付诸行动。请想象一下,朝廷都是这样的官员。宋朝(也许包括明清)的人还有活路吗?


赵匡义和李渊在奖励金钱和爵位时有什么区别?赵匡义和李渊在奖励金钱和爵位时有什么区别?

,,,,,,

  • 岳飞生平事迹介绍:岳飞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军事家、战略家,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他精通韬略,并长于诗词、书法,其高尚品格和爱国...

  • 赵光义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宋太宗继位之谜
  • 赵光义的真名是赵匡义。后来,他改名为赵光义,因为他避开了他的兄弟宋太祖。在他的兄弟中,除了早逝的人,他排名第一。他比...

  • 出身武官的枢密使狄青:宋代唯一一个以文制武的例子
  • 五代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唐废帝从柯,后周太祖,都是军队拥立的。当时,军队几乎形成了建立皇帝的习惯。回顾这种习惯的来源...

  • 宋太祖暴死谜雾是情杀?还是权利的争夺而死的
  • 在历史中为了皇位,可以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只为了那无上的皇位。在历史上有个朝代定了一个兄终弟继的规矩,这就造成一位伟...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