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君王无道,宦官乱政,朝廷腐败,人民不谈生活。许多人脱颖而出,世界一片混乱。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出现了无数英雄。如果你想赢得世界,包括刘备。事实上,如果你想谈论力量,刘备肯定不是最强大的,但他有耐心,喜欢交朋友,所以他吸引了很多有才华的人,其中最著名的是诸葛亮。
诸葛亮原本隐居在深山老林中。也许他一生都不想出生来管理世界,但刘备的三次访问最终感动了他,让他决定出山帮助他。在诸葛亮的计划下,刘备逐渐从一个依赖他人的人成长为一个王朝的君主。但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一时冲动,刘备消耗了很多蜀国的国力,甚至他自己也死了。
[img]169260[/img]
当蜀国的江山交给扶不起的刘禅时,就预示着他的终结。尽管诸葛亮努力工作,多次亲自带兵北征,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于是他死在了北伐的道路上。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细节引起了人们的好奇:根据《三国演义》第14次《陨星汉丞相归天见木像魏都督》的记载,诸葛亮要求杨毅死后嘴里含7米。为什么?
[img]169261[/img]
古人崇尚夜观天象,喜欢用星宿代表一个人。也就是说,在天空中,有一颗星星可以预示诸葛亮的好坏,这颗星星的变化不仅可以从诸葛亮身上看出,还可以由一些有能力的人来看出,比如诸葛亮的死对手司马懿。
因此,在诸葛亮去世之前,他知道自己无法回到天堂,但他也知道司马懿会在晚上观看天空。如果他知道自己死了,蜀军就不能全身而退。为了确保蜀军不受重大伤亡,诸葛亮想出了撤退的计划,但这一切的基础是司马懿认为自己还活着,害怕自己的能力,害怕欺诈,不敢贸然出兵。
因此,诸葛亮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让杨仪在自己死后,让自己嘴里含七粒米,代表着虽死犹生的意思。换句话说,如果司马懿这样做了,他只会知道诸葛亮的灾难即将来临,但他无法判断自己的生死。这种暂时的迷茫,能给蜀国带来逃亡的机会,这就是后来“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的故事。当然,这些都是迷信传说,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也许只是前人的捏造。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诸葛亮的机智和智慧。
由此可见,诸葛亮对刘备和蜀国有着极大的恩情。即使他死了,他也不会忘记考虑蜀国。他是难得的得力助手。这可能是刘备的幸运。
[img]169262[/img]
参考文献:《三国志》、《蜀记》
诸葛亮口含七粒米有什么意义?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会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