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春秋时期创立了儒家学派,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和弟子们继续宣传和倡导儒家思想。在西汉时期,他们尊重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先后获得多项至高荣誉,在世时被尊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后人更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等。然而,党项族西夏皇帝夏仁宗首次将孔子抬高到“皇帝”的高位。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夏仁宗(1124-1193年),李仁孝,党项族,西夏第五位皇帝,夏崇宗李乾顺长子。 大德五年(1139年)六月,夏崇宗去世,16岁的李仁孝即位,是夏仁宗。
[img]169021.jpg' />[img]169022[/img]
人庆二年(1145年)7月,夏仁宗模仿宋代制度,建立了“太学”。同年,夏仁宗下令乐官李元儒参考汉族乐书,结合现行西夏制度,重新修订国家乐律,至人庆五年(1148年)五月,历时三年,并命名为“新律”。
人庆三年(1146年)三月,夏仁宗尊孔子为“文宣帝”,将孔子从侯、公、王的地位提升到“皇帝”的高位。他还命令西夏各州县建孔庙祭祖。各州县建的孔庙都像宫殿一样宏伟高大。
人庆四年(1147年)8月,夏仁宗模仿宋代制度,实施科举,正式试用举人,建立“儿童科”,逐步完善通过科举选拔官员的制度。
由于夏仁宗倡导文治,西夏有大量的国内人才,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学者,如大学者调道冲、王仁忠、编撰《夏国谱》的罗世昌、抗命不去金朝敬请叛臣的焦景颜等。
[img]169023[/img]
夏仁宗统治时期是西夏文化的鼎盛时期。印刷和出版非常发达,出现了大量的文化和学术作品,如诗集《月月娱乐诗》、谚语集《新集锦合辞》、圣立义海,以及西夏文和汉文对比双解辞典《番汉合时掌中珠》、韵书《文海宝韵》等。
夏仁宗继位时,辽亡金兴,宋朝南渡,西夏被金国包围。在这种情况下,夏仁宗采取了附金和宋朝的政策,尽量避免战争。他的统治时期也是金南宋的稳定发展时期,三国之间的战争很少。
夏仁宗在位期间,文化繁荣,国力蓬勃发展,领土发展前所未有。领土大致包括宁夏、甘肃、陕西北部、内蒙古西南部、青海东北部、新疆部分和蒙古部分。这些都归功于他的才华——内在,儒家;外在,可以弯曲和伸展。
乾佑24年9月20日(1193年),夏仁宗去世,享年70岁。夏仁宗在位54年,是西夏王朝最长、寿命最长的皇帝。
夏仁宗:西夏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的治国方针是什么?